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今欲制取氯气44.8L(标准状况下),需二氧化锰多少克?______被氧化的浓盐酸多少克?______.
参考答案:(1)标准状况下,44.8L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44.8L22.4L/mol=2mol,
令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的物质的量为n,则: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mol 1mol
n 2mol
所以 n:2mol=1mol:1mol
解得n=2mol,
故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mol×87g/mol=174g,
被氧化的HCl生成氯气,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HCl为2mol×2=4mol,
故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4mol×36.5g/mol=146g,
故答案为:174g;146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F>H2O>H2S?②离子半径:Na+>Mg2+>O2-?
③碱性:Ca(OH)2>Mg(OH)2>NaOH?
④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NaOH>CH3COONa>NaCl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②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④用糯米、酒曲和水酿制成甜酒,一定是化学变化 A.①③ B.②③④ C.③④ D.全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HCl、NaCl溶于水,①不正确;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木炭具有吸附性,可使某些物质褪色,②不正确;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即电解,一定发生化学变化,③、④都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化学模型正确且能确定为对应物质的是 A. ---甲烷 B. -------二氧化碳 C. ----次氯酸 D. ------NH4C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正确,因为和碳原子相连的原子的原子半径不相同,不是甲烷。B不正确,因为碳原子的半径大于氧原子的。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分别写出下列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反应方程式及简要文字说明) (1)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______. (2)氯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______.
参考答案:解(1)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氯气先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HCl具有酸性,HClO具有强氧化性,由于酸与指示剂的反应较快,则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2)氯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Cl2+H2O=HCl+HClO,HCl+AgNO3=AgCl↓+HN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HCl+AgNO3=AgCl↓+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