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
B.除去铁粉中的氧化铝可用强碱溶液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
D.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呈血红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时,会产生有色气体的是
A.Zn与H2SO4
B.NH4Cl与浓NaOH溶液
C.NaHCO3与稀H2SO4
D.Cu与浓HNO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氢气为无色气体;
B.氨气为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D.二氧化氮为红棕色的气体.
解答:A.Zn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得到无色气体,故A不选;
B.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水,得到无色气体,故B不选;
C.NaHC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得到无色气体,故C不选;
D.Cu与浓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水,得到红棕色气体,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硝酸的性质,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气体的颜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稀硫酸不具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稀溶液:①Na2SO4 ②H2SO3 ③NaHSO3 ④Na2S中含带电微粒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④>①=③>②
D.④>①>③>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先根据n=CV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溶质的电离和水解分析带电微粒的多少.
解答: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稀溶液,根据n=CV知,各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Na2SO4、NaHSO3、Na2S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Na2SO4、Na2S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2:1,NaHSO3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1:1,所以硫酸钠和硫化钠的溶液中阴阳离子数大于亚硫酸氢钠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数;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在水中不水解,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水中水解导致溶液中带电荷的微粒数增多,所以硫化钠溶液中的带电微粒数大硫酸钠溶液中的带电微粒数;亚硫酸是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所以亚硫酸溶液中带电微粒数最少,所以①Na2SO4 ②H2SO3 ③NaHSO3 ④Na2S中含带电微粒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④>①>③>②.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带电微粒多少的判断,难度较大,注意: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在水中以电离为主,水解是微弱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装置,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空气和H2、O2的混合气体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在标准状况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2、O2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

A.7∶2
B.5∶4
C.3∶5
D.2∶7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设空气原来为1mol,混合气体为3mol。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说明左右两侧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都是1mol。如果最后是H2剩余1mol,则根据反应2H2+O2=2H2O可知,反应比例是2:1,所以另外2mol里面 H2占了2/3,则氢气就是4/3mol,O2就是2/3mol,因此H2总的物质的量就是 7/3mol,所以答案是7:2;如果是O2剩余,则O2总量就是 1+2/3=5/3mol,H2是4/3mol,所以答案就是4:5,因此正确的答案选A。
考点:考查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考查学生的解题方法培养和能力训练。该题的关键是学会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有甲、乙、丙三种试液。在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乙,沉淀溶解并产生气泡;最后加入丙,又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液甲、乙、?丙依次是
A.Na2CO3、HNO3、MgSO4
B.Na2CO3、HCl、CaCl2
C.H2SO4、(NH4)2CO3、AgNO3
D.Na2SO3、Na2CO3、MgSO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