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
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
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由图知,烧杯b中的Zn棒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转移到Fe棒上,烧杯a中通入的氧气在Fe棒表面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使a中溶液的pH升高。所以正确的为A、B。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6分)Ⅰ、已知在101 kPa时,CH4完全燃烧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kJ,则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Ⅱ、在铜片、锌片和400 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若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H2SO4恰好反应完毕。试计算:
(1)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
(2)原400 mL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
参考答案:Ⅰ.(1)CH4(g)+2O2(g)=CO2(g)+2H2O(l) △H=—2QkJ?mol-1
Ⅱ.(1)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 + 2e-=H2↑
所以生成的氢气是0.1mol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1mol×22.4L/mol=2.24L
(2)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1mol
所以其浓度是0.1mol÷0.4L=0.25mol/L
本题解析:Ⅰ.(1)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kJ,1mol甲烷燃烧生成2mol水,所以放出
的热量是2QkJ,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2QkJ/mol
Ⅱ.考查原电池的有关计算。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锌比铜活泼,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所以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2H+ + 2e-=H2↑。所以生成的氢气是0.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1mol,所以其浓度是0.1mol÷0.4L=0.25mol/L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3分)U、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气态氢化物甲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化合生成盐,U与X可形成常温下呈液态的分子乙,甲、乙均为常见的10 电子分子;Y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同;Z元素的单质是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请回答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U与X形成的18电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4)(3)中描述的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有 。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5)已知:① N2(g)+3H2(g)=2NH3(g) ΔH=-92.4kJ/mol
②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
试写出氨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氮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
(6)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U2、W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制造新型燃料电池,试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 ;溶液中H+移向 (填“正”或“负”)极。
参考答案:(1)第三周期ⅣA族;(2)O<Si<Mg;(3)
;(4)bc;(5)4NH3(g)+3O2(g)=2N2(g)+6H2O(g) ?H=-1266KJ/mol ;(6)N2+6e-+8H+=2NH4+, 正。
本题解析:W的气态氢化物甲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化合生成盐,说明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属于碱、酸,即W:N,气态氢化物甲:NH3,U与X可形成常温下呈液态的分子乙且乙是10e-的微粒,乙:H2O,即U:H、X:O,Y 元素原子的 K 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同,则Y的原子序数:12,即Y:Mg,Z元素的单质是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是硅单质的性质,则Z:Si,(1)Z:Si,属于第三周期ⅣA族元素;(2)原子半径大小①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②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O、Mg、Si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O<Si<Mg;(3)H和O组成的18电子的化合物为H2O2,其电子式:
;(4)根据化合物的电子式,推出含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bc正确;(5) 氨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NH3+3O2=2N2+6H2O,②×3-①×2得:4NH3(g)+3O2(g)=2N2(g)+6H2O(l),△H=-483.6×3+92.4×2kJ·mol-1=-1266kJ·mol-1,整理解得:4NH3(g)+3O2(g)=2N2(g)+6H2O(g) ?H=-1266KJ/mol ;(6)氢气和氮气在酸性介质中,构成原电池,相当于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在正极上参加反应:N2+8H++6e-=2NH4+,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6分)(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到锌片逐渐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平行地插入一块铜片(如图甲所示),可观察到铜片上?(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可观察到铜片上(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用导线连接灵敏电流表的两端后,再与溶液中的锌片和铜片相连(如图丙所示),观察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了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从上述现象中可以归纳出构成原电池的一些条件是??,
有关的电极反应式:锌片?;铜片?。
图丙所示原电池中,电子流向为?。
(3)图乙、图丙是一个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人们把它叫做原电池。
参考答案:(1)没有(2分),有(2分);
(2)两电极要插入电解质溶液,并用导线连接形成回路?(2分)
Zn-2e-=Zn2+(2分),2H+ + 2e- =H2↑(2分),从锌通过导线流向铜(2分)
(3)化学(2分),电能(2分)
本题解析:考查原电池的应用及其判断。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所以和稀硫酸不反应。当用导线和锌相连并插入稀硫酸中,则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是正极,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负极:Zn-2e-=Zn2+;正极:2H+ + 2e- =H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线相连,并且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 ]
A.CH3OH(g)+O2(g)=H2O(1)+CO2(g)+2H+(aq)+2e-
B.O2(g)+4H+(aq)+4e-=2H2O(1)
C.CH3OH(g)+H2O(1)=CO2(g)+6H+(aq)+6e-
D.O2(g)+2H2O(1)+4e-=4OH-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