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
A.pH = 8的某电解质溶液
B.c(OH-)>1×10-7mol/L
C.溶液中含有OH-.
D.溶液中c(OH-)>c(H+)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溶液的酸碱性由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对大小有关,和PH关系不大,PH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选D。
点评:溶液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判断依据是:c(H+)和c(OH-)的相对大小.在任意温度时溶液c(H+)>c(OH-)时呈酸性,c(H+)=c(OH-)时呈中性,c(H+)<c(OH-)时呈碱性.当溶液中c(H+)、c(OH-)较小时,直接用c(H+)、c(OH-)的大小关系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很不方便,于是引进pH概念。
pH=-lgc(H+)即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
在标准温度(25℃)和压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纯水)为中性,这是因为水在标准压力和温度下自然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水的离子积常数)始终是1×10^(-14),且两种离子的浓度都是1×10^(-7)mol/L。pH小说明H+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故溶液酸性强,而pH增大则说明H+的浓度小于OH-的浓度,故溶液碱性强。所以pH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
通常pH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但在非水溶液或非标准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pH=7可能并不代表溶液呈中性,这需要通过计算该溶剂在这种条件下的电离常数来决定pH为中性的值。如373K(100℃)的温度下,pH=6为中性溶液。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寻找清洁能源一直是化学家努力的方向,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热值高,其燃烧产物是水,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
B.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C.煤的气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
D.石油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应该被尽量地利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石油是化石燃料,其储藏量是有限的,且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应该合理科学利用,所以选项D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点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尽管不是教学的重点,但该内容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成为历年高考的必考的热点。历年试题的难度多以基础题、中档题为主、题型主要为选择题、试题的命题形式是常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及科技前沿等问题结合起来,突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4分).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常见实验。
Ⅰ右图表示50mL酸式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
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剩余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
A、a B、大于a C、小于(50-a) D、大于(50-a)
Ⅱ 某同学欲测定某浓硫酸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A.冷却至室温后,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配成100mL稀硫酸。
B.量取20.00mL稀硫酸于锥形瓶中并滴入几滴指示剂。
C.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并用
各待盛溶液润洗。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1.50mol·L-1标准NaOH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读数V1。
E.继续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为V2。
F.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把锥形瓶移到碱式滴定管下小心滴入NaOH标准溶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
G.量取浓硫酸样品5mL,在烧杯 中用蒸馏水溶解。
H.重复以上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 → A→ → →D→ → → H(用编号字母填写)。
(2)量取5mL浓硫酸的仪器是 ;量取20.00mL稀硫酸的仪器是 。
(3)选用的指示剂是 。滴定过程中,视线应注视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4)下表是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
滴定序号
| 待测稀硫酸的体积(mL)
| 所消耗NaOH标准溶液液的体积(mL)
|
V1
| V2
|
①
| 20.00
| 0.50
| 22.60
|
②
| 20.00
| 6.00
| 27.90
|
请计算出该浓硫酸样品的浓度为 mol·L-1(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483. 6kJ
B.图乙表示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体后,溶液中c(CO32-)的浓度变化
C.图丙表示Zn、Cu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流强度的变化,T时加入了H2O2
D.图丁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
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燃烧热是一摩尔的物质着火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H2O的温度的状态为液态,不是气态。因此错误。 B. 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体后,会有部分发生沉淀转化BaSO4(s)+CO32-(aq)
SO42-(aq)+ BaCO3(s).溶液中c(CO32-)的浓度会减小,但最后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浓度不会变为0 。因此错误。C.由于发生原电池反应,使溶液中c(H+)的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导电性减弱。在T时加入了H2O2,由于H2O2有强氧化性,能把Zn、Cu氧化为Zn2+、Cu2+,使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所以溶液的导电性显著增强。正确。D. NO2、N2O4一种是反应物,一种是生成物,它们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当交点时只是表示二者的浓度改变与速率改变相等,不等于达到平衡状态。若为平衡状态,应该是同种物质的正、逆发生速率相等,消耗量与增加量相等。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不含A、B点),溶液中可能有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在C点,c(CH3COO-)>c(Na+)>c(OH-)>c(H+)
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AB区间内,溶液显碱性,c(OH-)>c(H-),当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恰好反应时,此时生成的溶液为醋酸钠,水解显碱性,c(OH-)<c(CH3COO-);当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后剩余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仍然显碱性,此时若剩余的氢氧化钠量很大,则c(OH-)>c(CH3COO-),也有可能剩余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中醋酸根水解之后剩余的醋酸根的浓度相等,所以选项A正确;如果a>12.5时,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后溶液的组成为醋酸钠和醋酸,溶液可能显中性,但c(OH-)或c(H+)不可能和c(Na+)或c(CH3COO-)相等,而应该小于c(Na+)或c(CH3COO-),故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可知,选项C中的关系是错误的,选项C不正确;在D点时,反应后醋酸剩余,溶液的组成为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物,根据物料守恒,此时cCH3COO-)+cCH3COOH)=2cNa+),故D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几种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然后结合图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