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事实
| 解释或结论
|
A
| 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食醋的操作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会造成误差
| 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碱性, 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
B
| 压缩针筒内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 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 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新平衡比旧平衡压强小
|
C
| 往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氯化铁固体,溶液颜色加深
| 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氢氧化铁浓度增大,氯化铁水解程度增大
|
D
| 在室温下能自发进行反应:(NH4)2CO3 (s) =NH4HCO3 (s)+NH3(g) ΔH >0
| 这是一个熵增的反应
|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A、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食醋的操作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恰好完全中和时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橙色,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A正确; B、据勒夏特列原理,压缩气体的体积使其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生成N2O4方向移动,但新平衡比旧平衡压强大, B错误;C、往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氯化铁固体,溶液颜色加深,氯化铁电离成离子,铁离子的浓度增大得多,氯化铁水解程度增大得少,故颜色的加深主要不是水解平衡移动引起的,C错误;D、熵增就是体系的混乱度增大,同一物质:固态、液态、气态的混乱度依次增大,该反应产生气体,故是一个熵增的反应,D正确;答案选AD。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某温度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X的转化率是
(2)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末,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 ,
(4)当反应进行到第 min,该反应达到平衡。若三种物质都是气体,平衡时Y所占体积的百分比为______。
参考答案:(9分)(1)(2分))30% (2)(3分)3X+Y
2Z
(3)(2分))0.05mol/(L·min) (4)(2分)2; 50%(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2min时,X的物质的量是0.7mol,且不再发生变化,这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则X的转化率是
。
(2)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2min时,X的物质的量减少0.3mol,Y的物质的量减少0.1mol,Z的物质的量增加0.2mol,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X+Y
2Z。
(3)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末,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
=0.05mol/(L·min)。
(4)平衡时Y所占体积的百分比为
。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判断和计算以及图像识别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图像的基础上,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而结论是: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则:逆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即:m<p(B是固体,故n不参与比较)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碳酸铵[(NH4)2CO3]室温下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该反应的ΔH-TΔS>0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碳酸铵自发分解,是因为体系中有氨气和CO2的生成而使熵增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 ]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
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
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增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