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原电池原理》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5 13:49: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C(s)+H2O(g)===CO(g)+H2(g) ΔH>0 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H2O(l)+8H2O(l) ΔH>0 C.CaC2(s)+2H2O(l)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a>b>c>d B.c>a>b>d C.a>c>d>b D.b>d>c>a
参考答案:形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做负极,若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则c为负极,活动性c>d,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在c极上产生氢气,c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极为正极,则活动性a>c,b、d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在b极上产生氢气,b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极为正极,则活动性d>b,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c>d>b,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到0.01mol·L-1的NaCl溶液中,可能发生的是 [? ] ①碳棒上有氢气析出 ②碳棒附近产生OH- ③碳棒上有氧气析出④铁钉被氧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4分) 已知CO(g)+H2O(g) CO2(g)+H2(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H 0(填“<”“ >”“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CO和0.80mol的H2O,反应初始6s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03" mol·L-1·s-1,则6S末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CO)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O和H2的物质的量相等 (4)已知1000℃时,要使CO的转化率超过90%,则起始物c(H2O): c(CO)应不低于 ; (5)某燃料电池以CO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熔融态的K2CO3为电解质,请写出该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6)已知CO可用于制备很多物质:
ΔH=+8.0kJ·mol-1
ΔH=+90.4kJ·mol-1
ΔH=-556.0kJ·mol-1
ΔH=-483.6kJ·mol-1 请写出 与 反应生成 热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每空2分) (1) < (2分) (2)0.018 mol·L-1 80% (各2分) (3)c d(2分) (4)14.4(2分) (5)正极:O2 + 4e- + 2CO2 = 2CO32-(2分) (6)S(g)+O2(g)= SO2(g) ΔH=-574.0kJmol-1(2分)
本题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 (2)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03mol?L-1?s-1,则6s内c(CO2)=△c(CO)=0.003mol?L-1?s-1×6s=0.018mol?L?1;CO的起始浓度=0.2mol/5L=0.04mol?L?1。 设平衡时A的浓度变化量为x,则: CO(g)+H2O(g)?CO2(g)+H2(g) 开始(mol/L):0.04 0.16 0 0 变化(mol/L):x x x x 平衡(mol/L):0.04-x 0.16-x x x 故x?x/(0.04?x)(0.16?x) =1,解得x=0.032mol/L,所以平衡时A的转化率=0.032mol/L ÷0.04mol?L?1×100%=80% (3)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错误;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错误;c、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发生变化,故c(CO)不随时间改变,说明到达平衡,正确;d、单位时间里生成CO和H2的物质的量相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说明到达平衡,正确。 (4)设CO、H2O的起始浓度分别为x、y,且CO的转化率为90%,则: CO(g)+H2O(g)?CO2(g)+H2(g) 起始浓度(mol?L-1) x y 0 0 转化浓度(mol?L-1) 0.9x 0.9x 0.9x 0.9x 平衡浓度(mol?L-1) 0.1x y-0.9x 0.9x 0.9x K=0.9x?0.9x ÷[0.1x?(y?0.9x)] =0.6,得y/x=14.4,只要增加H2O量,就可提高CO的转化率。 (5)该电池中,正极反应一定是氧气得电子的过程,该电池的电解质环境是熔融碳酸盐,所以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或2O2+4CO2+8e-=4CO32-) (6)根据盖斯定律:S(g)+O2(g)=SO2(g)可由已知反应(③+④-①-②)/2得到,则S(g)与O2(g)反应生成SO2(g)热化学方程式为:S(g)+O2(g)=SO2(g)△H=-574.0kJmol-1。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判断及移动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原电池原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原电池(?) A.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D.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