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反应mA(g)+nB(g)?pC(g)中,若vA=a?mol/(L?s),则vC为(  )
A.
?mol/(L?s)
B.?mol/(L?s)
C.?mol/(L?s)
D.?mol/(L?s)
 
	参考答案:由于vA=a?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故vC:a?mol/(L?s)=p:m,解得vC=pam?mol/(L?s),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14分?每空2分)化工原料红矾钠(重铬酸钠:Na2Cr2O7·2H2O)主要是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步骤①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4FeO·Cr2O3+8Na2CO3+7O2
8Na2CrO4+2Fe2O3+8CO2
(1) ①中反应是在回转窑中进行的,反应时需不断搅拌,其作用是 ?。
(2) 杂质Al2O3在①中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3)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说明③中煮沸的作用是                      (用离子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若调节pH过低产生的影响是        。
(4) ⑤中酸化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 工业上还可用电解法制备重铬酸钠,其装置示意图如上。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参考答案:(14分?每空2分) (1)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Al2O3+Na2CO3
2NaAlO2+CO2↑
(3) 水解吸热,煮沸促进水解平衡AlO2-+2H2O
Al(OH)3+OH-、SiO32-+2H2O
H2SiO3+2OH-向右移动,生成氢氧化铝、硅酸沉淀 
H+将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溶解,杂质Al3+与Na2CrO4难以分离
(4) 2CrO42-+2H+
Cr2O72-+H2O
(5) 4H2O+4e-
4OH-+2H2↑(H+放电也可)
4OH--4e-
O2↑+2H2O
	本题解析:(1) 固体反应物在搅拌时,可以与氧气充分接触,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
(2)氧化铝与碳酸钠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Al2O3+Na2CO3
2NaAlO2+CO2↑
(3)氧化煅烧再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有偏铝酸钠、硅酸钠、铬酸钠,其中AlO2-、SiO32-水解,水解吸热,煮沸促进水解平衡AlO2-+2H2O
Al(OH)3+OH-、SiO32-+2H2O
H2SiO3+2OH-向右移动,生成氢氧化铝、硅酸沉淀;若溶液pH过低,则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又溶解生成Al3+,杂质Al3+与Na2CrO4难以分离;
(4)酸性条件下CrO42-转化为Cr2O72-,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rO42-+2H+
Cr2O72-+H2O;
(5)电解池中阴极是阳离子放电,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应是氢离子放电,所以电极反应式为4H2O+4e-
4OH-+2H2↑;或2H++2e-= H2↑;阳极是阴离子放电,所以是氢氧根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4OH--4e-
O2↑+2H2O。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实验室可利用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制取SO2,下列措施能降低该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B.用铜粉代替铜片
C.加入MnO2作催化剂
D.将浓硫酸改为稀硫酸
 
	参考答案:A、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A正确;
B、用铜粉代替铜片,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加入MnO2对该反应没有影响,故C错误;
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生成二氧化硫,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1
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C.此2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6?mol?(L?min)-1
D.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相等的
 
	参考答案:A、2min内,B的浓度减少0.6mol/L,故v(B)=0.6mol/L2min=0.3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A)=43v(B)=43×0.3mol/(L?min)=0.4mol/(L?min),故A正确;
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B):v(C):v(D)=3:2:1,故B正确;
C、2min内,B的浓度减少0.6mol/L,故v(B)=0.6mol/L2min=0.3mol/(L?min),故C错误;
D、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B):v(C)=3:2,故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时,将1mol A和2mol B放入容积为5 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C(g)+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2mol·(L·min)-1
B.在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1
C.该可逆反应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增大
D.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以计算v(B)=0.04mol·(L·min)-1,则v(C)=0.02mol·(L·min)-1,A正确。5min时,c(C)=0.1mol·L-1,则c(D)=0.2mol·L-1,B正确。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增大,C正确。5min时,Δn(B)=0.2mol·L-1×5 L=1mol,Δn(C)=0.5mol,Δn(D)=1mol。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mol-1mol+0.5mol+1mol=2.5mol,D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