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作用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吃馒头,多咀嚼后有甜味
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
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
D.油脂与NaOH溶液共煮后可制得肥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中在唾液中的淀粉酶的催化下,使淀粉水解变为麦芽糖;B中淀粉溶液
和稀硫酸共热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因而滴加碘水不显蓝色;C中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D中油脂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的钠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B、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C、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
D、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漂白石蕊等,结论有酸性,但不能因此说没有漂白性.
解答:A、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氧化成硫酸,自身还原为无色的二价锰离子,是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的体现,这里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错误;
B、使品红溶液褪色是特征反应,化合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的红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后不褪色,结论有酸性,但不能因此说没有漂白性,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漂白石蕊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二氧化硫还具有漂白性、强还原性的弱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具有选择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H4与C4H10互为同系物
B.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甲烷与氯气在三溴化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D.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需要光照,选项C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已知某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0,且氧的质量分数约为0.5,则其分子中碳的个数最多为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每个羧基含有2个O原子,则:
含羧
基数
氧所占相
对原子质量
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占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约所占相对原子质量
最多可
含碳数
是否合理
1
32
64
16
14
1
不合理
2
64
128
16
48
4
合理
3
96
192
16
80
6
合理
当羧基数目为4,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6,大于200,不符合题意,故该氨基酸最多含有6个原子,答案选B。
考点:考查氨基酸的结构、分子式的确定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针对性强,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依据数学知识讨论分子中含羧基的数目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0.2mol丁烷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全部缓慢通入0.5L 2mol/L NaOH溶液中,生成的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Na2CO3︰NaHCO3=3︰2
B.Na2CO3︰NaHCO3=2︰3
C.Na2CO3︰NaHCO3=2︰1
D.Na2CO3︰NaHCO3=1︰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丁烷的化学式是C4H10,所以0.2mol丁烷完全燃烧生成的CO2是0.8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1.0mol,则根据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NaOH+CO2=NaHCO3可知,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和y,则x+y=0.8mol、2x+y=1.0mol,解得x=0.2mol、y=0.6mol,答案选D。
考点:考查CO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CO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会随着反应物用量的不同,生成不同的产物。不同有利于培养的解题能力,特别是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