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定容是俯视液面
B.容量瓶洗净后有少量水残留
C.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
D.所用的氢氧化钠已吸水潮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偏高,因为实际体积比所观察体积小。
B无影响。
C偏低,使溶质物质的量变少。
D偏低,溶质物质的量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试管口上观察,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PH试纸不能事先润湿,所以正确的操作是B,其余都是错误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实验题:

今欲用NaHCO3固体配制500mL 0.2mol/L的NaHCO3溶液。根据题意填空: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mL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称取??g固体NaHCO3
(3)将称好的NaHCO3?固体放至500mL的大烧杯中,倒入约25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
(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和均匀。
(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离刻度线约2-3厘米时,改用??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
(6)
以下因素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没有第(4)步的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参考答案:(1)500?(2)8.4?(5)胶头滴管?(6)A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B.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
C.只用溴水就可以将苯、四氯化碳、酒精、已烯、苯酚这五种物质区别开
D.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看到有银镜出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A.能使溴水颜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是乙烯,丙烯,二氧化硫等都行,错误;? B.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中能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解释错误;D.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必须加碱中和后才能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看到有银镜出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硝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③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
④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⑤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⑥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镁条上产生气泡
⑦某溶液加入NaOH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NH4+( )
A.①④⑤⑦
B.③④⑦
C.①②⑥
D.②③⑤⑥
参考答案:①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操作正确,故①正确;
②配制硫酸溶液时,将浓硝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故②错误;
③氯水有强氧化性,有漂白性能将PH试纸漂白,故③错误;
④因稀HNO3可与银反应,所以可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故④正确;
⑤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故⑤正确;
⑥镁条和铝片在稀NaOH溶液中不能构成原电池,再铝片上产生氢气,故⑥错误;
⑦加入NaOH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含有NH4+,故⑦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