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名学生的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CCl4分离苯和溴苯
C.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D.将金属钠保存于十二烷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B.用分液漏斗分离环己烷和水的混合液体
C.石油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下
D.配制Cu(OH)2悬浊液时,在2mL 10% CuSO4溶液中滴入几滴2%NaOH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应该用硝酸,故选;C项:水银球应放在支管口处,故选;D项:应该为在2ml10%NaOH溶液中滴入2%CuSO4溶液4~8滴,振荡,故错。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常用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钠失火时可用水灭火
B.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应用浸有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向低处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反应产生NaOH和氢气,反应放出热量,产生的氢气能够燃烧。因此Na失火时不可用水灭火,而应该用沙子或土来灭火。错误。B.由于Na的密度比煤油大,与煤油又不发生反应,放在煤油中可以隔绝空气及水。因此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正确。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干抹布擦干净,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涂上少量3%-5%的稀碳酸氢钠溶液。错误。D.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由于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用浸有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跑。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c为阳极、d为阴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且从a口进气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根据图①知,电源的正极是a,负极是b,所以电解池的阳极是c,阴极是d,正确;B、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和氧气不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所以可以采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H2、NH3的密度比空气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导气管“短进长出”,CO2、Cl2、HCl、NO2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导气管“长进短出”,错误;C、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和水不互溶,所以四氯化碳和水混合会分层,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且不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四氯化碳有隔离作用,可以用此装置吸收NH3或HCl,并可防止倒吸,正确;D、碱石灰呈碱性所以能干燥碱性气体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且和氧气不反应,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倒置的漏斗能防倒吸,所以可以用倒置的漏斗吸收氨气,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陶瓷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普通硅酸盐材料
B.实验过程中产生的NO2尾气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C.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D.误服重金属盐造成的中毒可服用牛奶解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陶瓷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普通硅酸盐材料,它具有坚硬、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完全无磁性等特点,A正确;B.实验过程中产生的NO2尾气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2NO2+2OH―=NO2―+NO3―+H2O,B正确;C.实验室不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2NH3+H2SO4=(NH4)2SO4?,C不正确;D.误服重金属盐造成的中毒可服用牛奶解毒,重金属盐中毒的原理即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服用牛奶,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能用于解毒,D正确;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