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质量为ag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为红色,而且质量仍为ag的是?
A.盐酸
B.2-丙醇
C.一氧化碳
D.硝酸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和酸反应,如果是硝酸,铜也被溶解,所以铜的质量减少。2-丙醇和CO能把氧化铜还原生成铜,因此质量不变,答案选B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设计新颖,难易适中。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与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铜参与有关化学反应的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利用废的生铁丝(表面有铁锈)、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被有机物污染的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生产过程如下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投入硫酸铜废液前需用稀H2SO4进行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Fe+2H+=Fe2++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铜粉与还原所得铜粉混合灼烧,检验发现灼烧后得到的是CuO和少量Cu的混合物。原因是:
①灼烧不充分Cu未被完全氧化。
②CuO未被还原。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灼烧后的混合物充分酸溶,在加入稀H2SO4的同时,也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并控温在50~60℃,持续反应1h。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时温度必须控制在50~60℃,温度不宜过高,这样操作的目的_____;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硫酸铜溶液得到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直接向灼烧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进行酸溶,也可达到充分酸溶的目的,但实际操作中较少使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除去铁丝表面的氧化物(2分)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各3分)
(2)C或CO(2分)(3)①防止双氧水分解(2分)②CuO+H2SO4=CuSO4+H2O,(3分)
Cu+H2O2+H2SO4=CuSO4+2H2O(3分)(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
(5)生成等量的硫酸铜晶体所消耗的硫酸更多,且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SO2(2分)
本题解析:铁丝在投入硫酸铜废液前需用稀H2SO4进行处理,是为了除去铁丝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有Fe+2H+=Fe2++H2↑、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废铜粉与还原所得铜粉混合灼烧,检验发现灼烧后得到的是CuO和少量Cu的混合物。原因是:①灼烧不充分Cu未被完全氧化。②CuO未被充分还原。所用还原剂应该是C、CO。(3)为了使灼烧后的混合物充分酸溶,在加入稀H2SO4的同时,也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并控温在50~60℃,持续反应1h。反应时温度必须控制在50~60℃,温度不宜过高是为了防止高温时双氧水分解,发生的反应为:CuO+H2SO4=CuSO4+H2O,Cu+H2O2+H2SO4=CuSO4+2H2O(4)硫酸铜为强酸弱碱盐,由于硫酸没有挥发性,所以将溶液蒸发浓缩后,利用硫酸铜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用冷却结晶法使其析出。(5)若采用直接向灼烧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进行酸溶,得到硫酸铜,因为发生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由于一部分硫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污染大气,所以比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消耗的硫酸多,故在实际操作中较少。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0分)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在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氧化性Fe3+>Cu2+,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硫酸铁可作絮凝剂,常用于净水,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在使用时发现硫酸铁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而除去,其原因是__________。
(4)磁铁矿是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之一,其原理是Fe3O4+4CO===3Fe+4CO2,若有1.5 mol Fe3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_
_______(填字母)。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判断
|
A
|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金属元素
|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 Ⅰ对;Ⅱ对;有
|
B
| 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氢气
| 高温下氢气能还原氧化 铁得到铁
| Ⅰ对;Ⅱ对;无
|
C
| 铁属于过渡元素
| 铁和铁的某些化合物可用作催化剂
| Ⅰ错;Ⅱ对;无
|
D
| 在空气中铁的表面能形 成致密的氧化膜
| 铁不能与氧气反应
| Ⅰ对;Ⅱ对;有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一严重锈蚀而部分变成铜绿[Cu2(OH)2CO3 ]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不可能是 A.不变 B.增重10% C.增重30% D.减轻2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采用极值法来考虑 Cu2(OH)2CO3 2CuO+H2O↑+CO2↑ 222g? 160g 固体Cu2(OH)2CO3转化为CuO,固体质量减少:62/222=27.9% 2Cu+O2=2CuO 64g? 80g 固体由铜转化为氧化铜,固体质量增加:16/80=25% 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是 A. NH3 B.FeCl3溶液 C. FeCl2溶液 D. NaHCO3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中所示的反应现象是往含有Fe2+的溶液中滴加碱溶液时发生的现象,故选C。2+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Fe2+的性质,考查的知识源自于教材,旨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