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中不是可逆反应2A(g)+3B(s)?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A,同时消耗1.5amolB;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2:3:2.
A.⑤⑥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
D.②④⑦
参考答案: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化学平衡,故①不可选;
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 A,代表逆反应速率,同时消耗1.5amol B,代表正反应速率,且物质的量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逆反应和正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化学平衡,故②不可选;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状态,故③不可选;
④由于B为固体,因此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变化,恒容气体的总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变化,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④不可选;
⑤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因此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是一定值,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⑤可选;
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对于气体物质而言此反应属于等物质的量的反应,因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⑥可选;
⑦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物质的量不变,由于B为固体,因此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变化,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以变化的值,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⑦不可选;
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2:3:2,既不能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又不能逆反应和正反应速率相等,因此不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⑧可选;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C(s)+CO2(g)?2CO(g),不能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v(CO2)=v(CO)
B.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中CO的体积分数不变
参考答案:A.当v(CO2)=v(CO),正逆反应速率不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容器中总压强不变,可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等,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故C正确;
D.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体积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哪些情况能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A.每生成2mol SO2的同时,消耗2mol SO3
B.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C.每生成2mol SO3的同时,消耗2mol SO3
D.每生成2mol SO3的同时,消耗1mol 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4分)(1)Na2SO3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钡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盐酸与硫酸浓度各为1mol/L 的混合酸10mL,加热浓缩至1mL,最后得到的溶液浓度
为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c(H+)·c(OH-)=kw类似,FeS饱和溶液中存在:FeS(s)
?Fe
+S
,
c(Fe
)·c(s
)=ksp。常温下ksp=8.1×10-17。(溶液密度为1.0g/cm3)。
理论上FeS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哈伯法合成氨需要在20-5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下,并用铁作为催化剂,氨的转化率为10%-15%。最近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化学家使用了一种名为trans-Fe(DMeOPrPE)2的催化剂,在常温下合成出氨,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N2+3H2→2NH3,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哈伯法合成氨是吸热反应,新法合成氨是放热反应
B.新法合成和哈伯法相比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可节约大量能源,具有发展前景
C.新法合成能在常温下进行是因为不需要断裂化学键
D.新的催化剂升高了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氨的合成都是放热反应,A不正确;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C不正确;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D不正确,因此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效率。该题结合新科技、新技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