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5)胶体铜在电子行业、塑料和陶瓷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前者则没有
B.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C.溶液中溶质分子可以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则不能通过滤纸
D.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参考答案:(1)盐 铜盐? 碳酸盐(或碱式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CuO (4)①? ②③ (5)A
本题解析:(1)由“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即可得出铜绿属于盐、铜盐、碳酸盐或碱式盐等;(2)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3)由于Cu(OH)2属于不溶性碱,再结合“B⑤,Cu”得出物质B为CuO;(4)反应①由单质Cu生成化合物铜绿,属于化合反应;由反应“铜绿②,A③,Cu(OH)2”知A应为可溶性铜盐,故反应②、③属于复分解反应;由B是CuO,结合“Cu(OH)2④,B”知反应④属于分解反应;“B(CuO)⑤,Cu”知反应⑤属于置换反应。(5)选项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此现象;选项B,溶液和胶体都是电中性的,只是胶粒带电荷;选项C,溶液中的溶质和胶粒都可通过滤纸;选项D,溶液中不带电荷的溶质粒子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2O·SiO2是一种简单的硅酸盐,可溶于水
B.严重影响我国北方的霾尘,其颗粒物是种胶体
C.稀硫酸、NaCl溶液是实验室常见的电解质
D.酸性氧化物均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CO2、SO3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Na2O·SiO2就是硅酸钠,是一种简单的硅酸盐,可溶于水,A正确;B、影响我国北方的霾尘,其颗粒物直径一般小于2.5微米,不是胶体,B不正确;C、稀硫酸、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硫酸和氯化钠是电解质,C不正确;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与水不反应,D不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石炭酸、石油、烧碱分别属于酸、油脂、碱
D.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物质的分类。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选项A不正确;硫酸钡是强电解质,电解质强弱与溶解性无关,选项B不正确;石油是烃的混合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类物质,选项C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a2O、Mg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右图所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Na2O2是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B、纯碱不是碱,错误;C、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硝酸和硫化钠,错误;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C.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石灰石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