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工业制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燃烧硫生成SO3
B.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
C.SO2氧化成SO3需要使用催化剂
D.主要设备是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使铁或铝发生了钝化,这表现了浓硫酸的( )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酸性
参考答案:金属钝化的实质是金属被浓硫酸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种氧化膜不溶于浓硫酸,利用的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______.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______.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及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下图实验:

(4)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5)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6)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存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______.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D.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参考答案:(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2H2SO4(浓)+Cu?△?.?CuSO4+SO2↑+2H2O;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试管A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从D导管进入试管A中,
故答案为:试管A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从D导管进入试管A中;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从D管口向A中大量鼓气,
故答案为:从D管口向A中通入空气(鼓气);
(4)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
(5))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所得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沉淀洗涤干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未洗干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所得液体,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沉淀洗涤干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未洗干净;
(6)根据反应判断:Cu+O2=CuO 增重;Cu2S+2O2=2CuO+2SO2 不变;2CuS+3O2=2CuO+2SO2 减重,则一定存在2CuS+3O2?△?.?2CuO+2SO2,
故答案为:2CuS+3O2?△?.?2CuO+2SO2;
(7)经分析固体甲加入稀盐酸后,得到的蓝色溶液,说明固体甲的成分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分析反应:Cu+O2=CuO 增重;Cu2S+2O2=2CuO+2SO2 不变;2CuS+3O2=2CuO+2SO2 减重,
因题给“固体乙称取2.00g,氧气流中煅烧、冷却称量至恒重,得固体丙1.84g”,即实际减重了,说明必有CuS,还要有其他物质.讨论:①若有Cu2O,Cu2S可有可无;②若无Cu2O,必有Cu2S.故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3O2?△?.?2CuO+2SO2? (条件也可为“煅烧”).
经上分析,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BCD,
故答案为: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①先连接如图装置,检查气密性,再加入试剂;②加热试管A,B中品红溶液退色,熄灭酒精灯;③将Cu丝向上抽动使下端离开液面.

(1)步骤(2)中试管A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在盛有BaCl2溶液的试管C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将试管中的溶液取出,滴加氯水,产生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试管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4)试管B中品红溶液退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已知Cl2也能使品红退色.现有两瓶分别经过SO2和Cl2漂白过的品红溶液,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对其进行鉴别(写明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______.
参考答案:(1)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氯气能够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Cl2═2Cl-+4H++SO42-、SO42-+Ba2+=BaSO4↓,所以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溶液会变浑浊,
故答案为:溶液变浑浊;SO2+H2O+Cl2═2Cl-+4H++SO42-;SO42-+Ba2+=BaSO4↓;
(3)二氧化硫有毒,为了防止造成污染,需要使用尾气吸收装置,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吸收SO2防止污染;
(4)因二氧化硫的漂白为暂时性,结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则实验方案为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重新恢复红色,则通入的气体是SO2;若仍为无色,则通入的气体是Cl2,
故答案为: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重新恢复红色,则通入的气体是SO2;若仍为无色,则通入的气体是Cl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对有关物质: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B.能发生碱性水解,1 mol该有机物能消耗8 mol NaOH
C.与稀H2SO4共热,生成两种有机物
D.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14H10O9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选项,因为此有机物中存在—COOH,所以与Na2CO3溶液反应可以放出CO2,B选项中发生的反应为:


C选项,此有机物与H2SO4共热,发生酯的酸性水解,仔细观察两种产物,会发现两者其实为同一物质;D选项,此物质不饱和度为10,分子式为C14H10O9。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