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2NO2
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
A.N2O4和NO2的分子数比为1∶2
B.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
C.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有1 mol N2O4变为NO2的同时,有2 mol NO2生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不能说明可逆反应已达平衡;C颜色不变可作为平衡判据;D中表示的速率方向一致,不能判定反应达到平衡。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事实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使用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合成氨反应的反应速率
B.硫酸工业中,将黄铁矿粉碎后加入沸腾炉中
C.500℃左右比在室温时更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加入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勒夏特列原理也就是平衡移动原理,能用此原理解释的事实具备如下特点:涉及可逆反应的平衡移动且符合平衡移动原理;A、使用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合成氨反应的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B、硫酸工业中,将黄铁矿粉碎后加入沸腾炉中,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C、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氨的转化率降低,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加入盐酸中,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现已确认,SO2和NOx的排放是造成酸沉降的两大罪魁祸首。下图表示了某地区在1940~2002年间,空气中SO2和NOx含量因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基本统计数据。

(1)结合上图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在交通运输中排放的NOx与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有关
B.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在交通运输中排放的SO2主要是使用燃煤的内燃机所致
C.近年来在工业生产中SO2排放量下降,主要是减少了燃烧的煤的量
D.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形成酸雨的因素中,NOx所占比重在逐渐增大
(2)在上图表示的历史进程中,由工业生产所导致的SO2的排放量明显地在逐年减少。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人类在为解决SO2污染问题中所进行的一个反应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未燃烧充分的碳氢化合物以及N2、CO2、NO、CO等。有人设计利用反应
2NO+2CO
N2+2CO2将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N2和CO2。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下表

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_____0(“>”、“<”或“=”)。前2h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据此你认为将该反应从理论转化为现实的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是______________。
(4)某次降雨过程收集到10 L的雨水,向雨水中滴加1 mL 6 mol/L的H2O2,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pH=3.62[c(H+)=2.4×10-4 mol/L,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经过滤、晾干、称重,得沉淀的质量为
0. 1864g。若假设雨水的酸性仅由NOx和SO2的排放所致。请写出将H2O2加入到雨水中与含硫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并计算排放到空气中的NOx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_______。
参考答案:(1)BD
(2)CaCO3+SO2=CaSO3+CO2或2CaCO3+2SO2+O2=2CaSO4+2CO2
(3)<;1.875×10-4 mol·L-1·h-1;寻找高效的催化剂
(4)H2O2+SO2=2H++SO42-;1: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8分)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 和1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 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 ,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请填空:
(1)x=__________(有过程)
(2)温度降低,K值增大,则正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有过程)。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编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C.生成D的反应速率是生成B的反应速率的2倍
D.单位时间内生成3molA,同时生成1molB
参考答案:(1) 1?(2)放热?(3)40%?(4)BC
本题解析:(1)C的浓度为0.2mol·L-1,则生成C是0.4mol。根据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1。
(2)温度降低,K值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3)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B是0.4mol,所以B的转化率是0.4mol÷1.0mol×100%=40%。
(4)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A不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所以压强也是减小的,因此选项B正确。C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D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不正确。答案选B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可逆反应


从正方向开始,并达到了平衡,此时
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若采取某种措施,导致
和
又消耗了一些,并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平衡体系中,
和
物质的量之比仍为2:1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因是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新平衡体系与旧平衡体系比较,
的浓度肯定增大
D.若所采取的措施是缩小容器的容积,则新旧平衡中
和
的转化率之比都是1: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若通过增大反应物
的浓度导致
和
又消耗了一些,则新平衡体系中
和
物质的量之比就不是2:1。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是因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C.如果通过减小
的浓度导致
和
又消耗了一些,则新平衡时
的浓度比原平衡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