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其反应原理如下:
电池: Pb(s) + PbO2(s) + 2H2SO4(aq) =2PbSO4(s) + 2H2O(l);
电解池:2Al+3H2OAl2O3+3H2↑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电池
| ?电解池
|
A
| H+移向Pb电极
| H+移向Pb电极
|
B
| 每消耗3molPb
| 生成2molAl2O3
|
C
| 正极:PbO2+4H++2e—=Pb2++2H2O
| 阳极:2Al+3H2O-6e—=Al2O3+6H+
|
D
| 
|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铅蓄电池负极为Pb,Pb-2e-+SO42-=PbSO4;
正极是PbO2,PbO2+2e-+SO42-+4H+=PbSO4+2H2O。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两极质量均增加。
电解池中,阳极Al,2Al+3H2O-6e-=Al2O3+6H+;
阴极Pb,6H++6e-=3H2;
每消耗3Pb,生成1mol Al2O3。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以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b两极若是石墨,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D.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结合原电池和电解池综合考查电化学的基本理论。图中左侧为氢氧燃料电池,右侧为电解池,燃料电池为酸性介质,负极反应为2H2-4e-=4H+,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A错误;a为阳极,b为阴极,金属铁作阳极,优先失电子,a极逐渐溶解,B错误;a、b两极若是石墨,b极上析出铜,a极上产生O2,C错误;粗铜为阳极,铜及比铜活泼的金属失电子形成离子进入溶液中,铜离子得电子后在b极上析出,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Cd+2NiO(OH)+2H2O
2Ni(OH)2+Cd(OH)2.
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①放电时NiO(OH)作负极
②充电时Cd(OH)2发生还原反应
③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④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2)废弃的镍镉电池已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物,有资料表明一节废镍镉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面积的耕地失去使用价值.在酸性土壤中这种污染尤为严重,这是因为______.

参考答案:(1)放电时Cd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d(OH)2;而充电时Cd(OH)2发生还原反应重新生成Cd,充电过程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②④;
(2)物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植物最容易吸收.从镍镉所对应的化合物的水溶性这一角度去分析,因在酸性土壤中Ni(OH)2和Cd(OH)2易溶解变成Ni2+和Cd2+,被植物吸收,造成污染,故答案为:Ni(OH)2和Cd(OH)2能溶于酸性溶液产生有毒的Ni2+和Cd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实验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其中描述不合理的是

A.Zn为负极
B.H+向负极定向移动
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Cu电极反应:2H++2e-=H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H+移动方向与电流相同,与电子方向相反。电子移动方向是Zn→Cu,所以H+应移向Cu极(正极)定向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