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胶体》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为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为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为溶液,其他的性质如胶体透过滤纸,浊液不能,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浊液、溶液不能等,均是由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决定,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其实说的就是胶体的聚沉。向胶体中加入酸、碱、盐,能使胶粒所带电荷被中和,从而“聚集长大”直至生成沉淀。使一定量的胶体溶液在规定时间内开始凝聚所需酸、碱、盐等的浓度(mmol/L)称做“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表示其凝聚能力越大。实验证明,凝聚主要取决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凝聚能力越大,则向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值”最小的为(注:Fe(OH)3胶粒带正电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分散系中,最稳定的是(  ) 参考答案:A、NaOH溶液,是均匀透明稳定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淀粉、KI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某学生取烧杯中液体滴加几滴试剂便立即报告老师说:这个半透膜袋已经破损了,老师肯定了他的做法。这位学生所滴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是(已知Cl2+2I-====2Cl-+I2) (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淀粉溶液是胶体,KI溶液是溶液,胶粒无法通过半透膜而溶质小分子或离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该学生只要往来自半透膜外的烧杯中的液体加入能检验到淀粉胶粒的试剂,就可以肯定半透膜出现破损,而检验淀粉最直接的办法是滴入碘水,I2会与淀粉结合生成蓝色化合物。
考点:胶体及其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用丁达尔效应鉴别
B.所含铁元素都是+3价
C.分散质粒子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足量盐酸可使其转化为氯化铁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碳族元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