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化学试题《胶体》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是胶体的聚沉,②③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甲、乙是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乙通常状况下是深红棕色液体.X、Y、Z是化合物.X溶液呈淡绿色,Y、Z的溶液都能使KSCN溶液变红.它们之间有如图1所示转化关系. 参考答案:乙通常状况下是深红棕色液体,应为Br2,甲、乙是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甲可置换出乙,甲为Cl2,Y、Z的溶液都能使KSCN溶液变红,应含有Fe3+,则X为FeBr2,Y为FeCl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纳米)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其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之内,属于胶体,故A错误;B、“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nm),Na+半径小于1nm,故B错误;C、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等性质,故C正确;D、“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nm),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分散系的分类、胶体的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胶体叙述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碘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
B.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
C.根据固体NaHCO3加热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蒸发溶液用蒸发皿;
D.根据乙醇的沸点低于100℃,可以利用水浴加热的方法蒸馏提高乙醇的百分含量;
解答: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碘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应从下口放出,故A正确;
B.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
C.固体NaHCO3加热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蒸发溶液用蒸发皿,不能用烧杯,故C错误;
D.根据乙醇的沸点低于100℃,可以利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将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蒸馏得到质量分数为90%以上的乙醇,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方法,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分离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燃烧热》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