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A.? 从苯酚中分离出苯
B.?制取并收集氨气
C.? 收集NO气体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苯酚和苯混溶不能分层;
B、氨气极易溶于水乙发生倒吸;
C、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难溶于水,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可以利用排水集气收集;
D、浓硫酸溶解溶液温度升高,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稀释物质;
解答:A、分液漏斗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苯酚和苯混溶不能分层,不能分离,故A错误;
B、氨气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污染空气需要进行尾气吸收,装置中导气管易倒吸,为防止倒吸,烧杯中应为水和四氯化碳,导气管通入下层的四氯化碳,故B错误;
C、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难溶于水,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可以利用排水集气收集;气体通入导气管短进长出,符合实验要求,故C正确;
D、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准确量具,不能用来溶解物质,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问题和操作规范,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某同学记了有关硝酸的事实,你知道这些事实分别表现了硝酸的哪些性质?
请填空格:
(1)久置的硝酸显黄色:性质: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铝制、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盛浓硝酸:性质:______
(3)铜片放入在硝酸中,溶液变蓝,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性质: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4)碳单质放入热的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性质:______;有关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5)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性质______.
参考答案:(1)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硝酸而呈黄色,反应方程式为4HNO3═4NO2↑+O2↑+2H2O,
故答案为:不稳定性;4HNO3═4NO2↑+O2↑+2H2O;
(2)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Al、Fe发生钝化,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故铝制、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盛浓硝酸,
故答案为:强氧化性;
(3)铜片放入在硝酸中,溶液变蓝,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生成硝酸铜与NO,同时生成水,硝酸表现强氧化性与酸性,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
故答案为:强氧化性、酸性;3Cu+8HNO3═3Cu(NO3)2+2NO↑+4H2O;
(4)碳单质放入热的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氮,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还生成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水,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反应方程式为:C+4HNO3△.CO2↑+4NO2↑+2H2O,
故答案为:强氧化性;C+4HNO3△.CO2↑+4NO2↑+2H2O;
(5)由于浓硝酸易挥发,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
故答案为:易挥发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①制取氨气
B.装置②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D.装置④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在管口氨气与HCl化合生成氯化铵;
B.半反应中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
C.温度计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D.四氯化碳密度大,在下层,能使氨气与水分离.
解答:A.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在管口氨气与HCl化合生成氯化铵,则不能利用氯化铵制备氨气,故A错误;
B.半反应中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不能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B错误;
C.温度计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定馏分的温度,故C错误;
D.四氯化碳密度大,在下层,能使氨气与水分离,可防止倒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气体的制备、原电池、蒸馏、倒吸装置等,侧重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反应原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
[? ]
A.铜和硝酸反应
B.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细铁丝在硫蒸气中反应
D.碳和氧气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C60都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熔点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Cl2、SO2都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D.镁、铁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和氢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