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2017-07-18 02:28: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已知: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B.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C.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D.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则SO2与O2的能量和一定高于SO3的能量,错误;B.任何反应发生都需要有一个活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吸收能量,这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错误;C.O2的能量无法与SO2的能量比较大小,错误;D.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多余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该反应放出热量,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能量高低、反应条件与反应热的关系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含有2~5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沸点和燃烧热的数据见下表:
烷烃名称
| 乙烷
| 丙烷
| 丁烷
| 戊烷
| 沸点/℃
| -88.6
| -42.1
| -0.5
| 36.1
| *燃烧热/kJ·mol-1
| 1 560.7
| 2 219.2
| 2 877.6
| 3 535.6
| *燃烧热: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正庚烷在常温常压下肯定不是气体 B.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和燃烧热都成比例增加 C.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逐渐升高 D.烷烃燃烧热随所含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升高,烷烃燃烧热逐渐增大,成线性关系,但并不成比例,据此判断。 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升高.正戊烷在常温常压下已不是气体,正庚烷在常温常压下肯定不是气体,故A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燃烧热逐渐增大,成线性关系,但并不成比例,故B不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和燃烧热都升高或增大,但并不成比例,故C、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烷烃的性质、根据数据获取新的信息能力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利用已知数据,分析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 B.向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D.由氮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氮的固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He等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化学键,错误;B项:生石灰能吸收SO2生成CaSO3,从而减少SO2的排放,正确;C项正确,如NH4Cl等铵盐均为离子化合物;D项正确,氮元素有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即为氮的固定。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棒、0.5mol· L-1盐酸、0.55mol·L-1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玻璃用品是 、 。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已知:Q=Cm(t2 -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kJ·℃-1· 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g·cm-3。①计算完成下表。(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②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测定所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将 (填“变大”或“变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10分)(1)量筒、温度计(2分) (2)否;金属导热,热量散失导致误差大;(2分) (3)①-56.8kJ/mol(2分) ②NaOH(aq)+HCl(aq)=NaCl(aq)+H2O(l)△H=-56.8kJ/mol(2分) (4)无,变小(2分)
本题解析:(1)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还需要用量筒量取溶液的体积,温度计测量反应液的温度; (2)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因为金属的导热性好,则在实验中热量的散失多,导致误差大,所以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3)①在该实验中,50ml0.55mol/LNaOH溶液与50mL0.50mol/LHCl溶液充分反应生成0.025mol液态水,根据Q= Cm(t2 -t1),m=100g,温度的平均差值是(3.3+3.5)/2=3.4,所以放出的热量是Q=4.18kJ·℃-1· kg-1×100g×3.4℃=1421.2J,所以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1.2/0.025mol=56.8kJ,则中和热△H=-56.8kJ/mol; ②根据以上分析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6.8kJ/mol; (4)KOH代替NaOH对结果无影响,因为二者都是强碱,与HCl反应生成易溶盐和水,所以中和热不变;若用醋酸代替HCl,因为醋酸是弱酸,电离需要吸收热量,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少,所以中和热的数值变小。 考点:考查中和热的测定与计算,误差的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C.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D.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的多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