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7-27 09:32: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大 中 小 】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 mL浓度为1 mol·L-1的稀硫酸,其操作可分为以下各步:A.用量筒量取5.4 mL浓硫酸,缓慢倒入装有约50 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约30 mL蒸馏水,分成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洗涤液都倒入容量瓶中
 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倒入容量瓶中
 D.检查100 mL容量瓶口是否有漏液现象
 
 |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1)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A步操作的时候,应该选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10 mL量筒;②50 mL量筒;③500 mL量筒;④1000 mL量筒
 如果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读数如图所示,配制的稀硫酸的浓度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3)进行A步操作后,必须________,才能进行C步操作。
 
 
 参考答案:(1)DACBEGF (2)① 偏高 (3)待溶液冷却到室温 
 本题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按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步骤进行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DACBEGF。(2)为了精确地量取浓硫酸的体积,应选择最大量程接近5.4 mL的量筒。即选择①10 mL量筒。仰视造成浓硫酸的实际体积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多,按c(B)=n(B)/V,则所配的稀硫酸的浓度应偏高。(3)浓硫酸溶解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而容量瓶是准确配制室温时的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溶液的仪器。所以量取浓硫酸加入水中后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溶液到100ml是容量瓶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酸碱性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在已有水的PH试纸上进行观察颜色变化.______(填√或×).
 
 参考答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在已有水的PH试纸上,稀释了溶液,使测量结果不准.故答案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为探究某铁碳合金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的部分产物并测定铁碳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往圆底烧瓶中加入m g铁碳合金,并滴入过量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①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钝化;②        。
 (2)反应一段时间后,从A中逸出气体的速率仍然较快,除因反应温度较高外,还可能的原因是 ?。
 (3)装置B的作用是 ?。
 (4)甲同学观察到装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得出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装置A中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认为为了确认二氧化碳的存在,需在装置B-C之间添加装置M。装置E、F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         。重新实验后观察到装置F中的现象是 ? 。
 (6)有些同学认为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用KMnO4溶液来测定(5Fe2++Mn
  +8H+  5Fe3++Mn2++4H2O)。 测定铁元素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
 Ⅰ.往烧瓶A中加入过量的还原剂使溶液中的Fe3+完全转化为Fe2+,过滤,得到滤液B;
 Ⅱ.将滤液B稀释为250 mL;
 Ⅲ.取稀释液25.00 mL,用浓度为c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实验所需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
 ①步骤Ⅱ中,将滤液B稀释为250 mL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必须要用到的是    。?
 ②丙同学设计了下列滴定方式(夹持仪器省略),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③滴定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指示剂。
 ④铁碳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参考答案:(1)常温下碳与浓硫酸不反应(2)铁、碳在酸溶液中形成原电池
 (3)检验SO2的存在
 (4)C+2H2SO4(浓)
  CO2↑+2SO2↑+2H2O (5)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不褪色或无明显现象
 (6)①250 mL容量瓶 ②b ③不需要 ④
  ×100% 
 本题解析:(1)合金中碳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2)反应一段时间后,浓硫酸变成稀硫酸,铁、碳和稀硫酸发生原电池反应;(3)装置B中品红溶液用于检验反应产物SO2;(4)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5)因为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甲同学结论错误,为了确认二氧化碳存在,必须排出SO2的干扰,E中盛放酸性高锰酸钾溶液,F中盛放品红溶液,品红溶液红色不褪色,证明SO2已不存在;(6)①稀释或配制一定体积溶液必须使用相应规格的容量瓶,②酸性KMnO4溶液和酸性稀释液应使用酸式滴定管,a、c均不正确,③酸性KMnO4溶液本身为紫红色,当滴入最后一滴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因此不需另用指示剂,④由滴定原理n(Fe2+)=5n(Mn  ),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w(Fe)=  ×100%=  ×100%。 
 本题难度:困难 
 
 5、简答题  正确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关键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三”原则:
 ①“三不原则”:______.
 ②节约原则:______.
 ③处理剩余化学药品原则:______.
 (2)药品取用方法(往试管里加固体药品或倾倒液体药品)
 固体药品:①块状:用______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
 ②粉末状:用______(或______)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______着放,标签______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3)用量筒量取液体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______,并使视线与______处保持水平,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4)少量取液--滴管
 给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禁止向______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______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用______加热;④熄灭时,用______灭,不能用嘴吹;⑤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应______.
 玻璃仪器的洗涤
 判别仪器干净方法:仪器上附着的水______.
 
 
 参考答案:药品的取用(1)①有些药品具有腐蚀性,有些药品有毒,所以“不能拿、不能闻、不能尝”.
 故答案为: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l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故答案为: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l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③取用的药品可能和某些物质反应而变质,有些有毒,所以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故答案为: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药品取用方法
 ①块状固体为取用方便,在使用时一般用镊子夹取,故答案为:镊子;
 ②粉末状固体一般采用药匙或纸槽取用,瓶塞倒放是为了防止污染瓶塞,而污染药品;标签向着手心是防止瓶口残留的药品流下腐蚀标签.
 故答案为:药匙,纸槽;倒;对着手心;
 (3)因表面张力的存在,一般液体的液面是凹形的,量取液体在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否则会造成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或偏小.
 故答案为:平稳,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
 给物质加热.
 (1)①如果向燃着的酒精灯内加酒精,酒精是易燃物,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②用已燃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容易倒出酒精而引起安全事故;
 ③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外焰加热;
 ④灯帽盖灭使火焰与空气隔绝,使火焰缺少了燃烧需要的氧气;如果用嘴吹灭火将沿着灯芯进入酒精灯内引起火灾或爆炸.
 ⑤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应隔绝空气,所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故答案为:①燃着;②酒精灯;③外焰;④灯帽;⑤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玻璃仪器的洗涤
 当洗过的玻璃仪器内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故答案为: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