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C.油脂的皂化
D.石油分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煤干馏可以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是铁单质反应生成氧化物,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油脂的皂化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石油的分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用进行分离的,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分子式为C3H8O的醇与C4H8O2的羧酸浓H2SO4存在时共热生成的酯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参考答案:B
本 题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3H8O的醇有两种,即1-丙醇和2-丙醇;C4H8O2的羧酸可以是丁酸,也可以是2-甲基丙酸,共计是2种,所以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共热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生成4种不同的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酯化反应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不易得分。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醇和酸含有的同分异构体的个数,然后依据酯化反应的原理,借助于数学上的组合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物质与Fe反应后的生成物中,能与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物质的是
A.Cl2
B.盐酸
C.CuSO4溶液
D.醋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物质与Fe反应后的生成物中,能与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物质,说明铁被氧化为三价铁,在溶液中遇到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解答:A、Cl2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在溶液中能与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故A符合;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在溶液中不能与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故B不符合;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在溶液中不能与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故C不符合;
D、铁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在溶液中不能与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故D不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的化学性质应用,主要考查铁是变价金属,遇强氧化剂被氧化为三价铁,和弱氧化剂反应生成亚铁化合物,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最多的是
A.CH4
B.C2H6
C.C3H6
D.C6H6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物质的量消相等的条件下,有机物中碳原子数越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就越多,则根据有机物的化学式可知,D选项中碳原子数最多,生成的CO2最多,答案选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燃烧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额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原子守恒,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分清楚是物质的量相等,还是质量相等,然后结合题意和有关方程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HCO3-、Cl-
B.Ba2+、Na+、OH-、Cl-
C.Ag+、K+、NO3-、CO32-
D.Cu2+、Ag+、Cl-、OH-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来分析离子的共存问题.
解答:A、因HCO3-、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因Ag+、CO3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因Ag+、Cl-能结合生成AgCl沉淀,Cu2+、OH-能结合生成Cu(OH)2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熟悉离子之间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