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酸化过程正确的是( )
A.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B.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盐酸酸化
C.确认溶液中含有SO42-时,用盐酸酸化,再检验
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再检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A.? 从苯酚中分离出苯
B.?制取并收集氨气
C.? 收集NO气体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苯酚和苯混溶不能分层;
B、氨气极易溶于水乙发生倒吸;
C、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难溶于水,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可以利用排水集气收集;
D、浓硫酸溶解溶液温度升高,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稀释物质;
解答:A、分液漏斗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苯酚和苯混溶不能分层,不能分离,故A错误;
B、氨气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污染空气需要进行尾气吸收,装置中导气管易倒吸,为防止倒吸,烧杯中应为水和四氯化碳,导气管通入下层的四氯化碳,故B错误;
C、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难溶于水,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可以利用排水集气收集;气体通入导气管短进长出,符合实验要求,故C正确;
D、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准确量具,不能用来溶解物质,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问题和操作规范,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硅可作半导体材料,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B.常温下浓硝酸与铁不反应,可用铁桶贮运浓硝酸
C.将CO2通入Ba(NO3)2溶液无沉淀生成,但将SO2通入Ba(NO3)2溶液有沉淀生成
D.Mg、Fe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氢氧化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将200mL稀硝酸与6.4g的铜粉在微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还原产物为NO,经测定NO的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求出该硝酸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及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
(3)现用12.5mol?L-1的浓硝酸来配制500mL该稀硝酸.可供选择的仪器有:
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药匙.上述仪器中,配制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
参考答案:(1)由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其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2)NO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05mol,设铜的物质的量为x,
由电子守恒可知,0.05mol×(5-2)=x×(2-0),
解得x=0.075mol,
Cu的质量为0.075mol×64g/mol=4.8g,
由氮原子守恒可知,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75mol×2+0.05mol=0.2mol,
硝酸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0.2L=1mol/L,
答:该硝酸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及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4.8g;
(3)浓溶液的配制稀溶液需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容量瓶,故不需要②⑥⑦,
又配制500mL该稀硝酸,需要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②⑥⑦;500mL容量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说明铜继续被氧化,在酸性溶液中,硝酸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而硝酸盐被还原生成NO,C正确。硫酸铁能溶解铜,但没有气体生成,碳酸钠能生成气体,但不能溶解铜,硫酸亚铁不反应,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