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不能用来鉴别稀H2SO4和浓H2SO4的是
A.烧碱
B.纸片
C.铜片
D.铁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将浓H2SO4注入浓盐酸中,产生的现象是
A.放出黄绿色气体
B.冒白烟,液体四溅
C.冒白雾,混合物温度升高
D.液体四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浓盐酸中的HCl大量挥发.HCl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色酸雾.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实验现象或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SO2和氯水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将SO2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铁质容器储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发生化合反应,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C.将SO2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或苛性钠溶液,分别生成硫酸钡和亚硫酸钡沉淀;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使铁钝化.
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二者在空气中浓度都变低,但原理不同,故A不选;
B.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发生化合反应,具有可逆性,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使品红褪色不具有可逆性,二者原理不同,故B不选;
C.将SO2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加入苛性钠溶液,生成亚硫酸钡沉淀,二者原理不同,故C不选;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使铁钝化,原理相同,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难度中等,注意C为易错点,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叙述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同一支钢笔使用不同品牌墨水时,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可观察到一束光线
C.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插入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有一极附近颜色变深
D.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墨水是胶体,不同品牌墨水是不同的胶体;
B.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向氢氧化铁与水形成的某分散系中插入正、负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一极附近颜色变深是胶体的电泳;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
解答:A.墨水是胶体,不同的墨水可能是不同的胶体,有的胶体胶粒(胶体本身不带电,胶粒带电荷)带正电、有的胶体胶粒带负电,带不同电荷的胶粒的胶体容易聚沉形成沉淀,所以,能把钢笔堵住是胶体的性质,故A错误;
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可观察到一束光线,这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性质,故B错误;
C.向氢氧化铁与水形成的某分散系中插入正、负电极,氢氧化铁是红褐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一极附近颜色变深是吸附氢氧化铁胶粒是胶体的电泳,电泳是胶体的性质,故C错误;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产生红褐色沉淀,与胶体性质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注意掌握胶体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将15 g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 g,则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乙烯的体积比为
A.1∶2
B.2∶1
C.3∶2
D.2∶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溴水增加的质量是乙烯发生加成反应而增加的,即是乙烯的质量7 g,则甲烷为:15-7=8 g,再利用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计算出物质的量之比为2∶1,而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