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KHSO4、BaCl2、Na2CO3、FeSO4和氯水五种溶液,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X一定为KHSO4
B.Y一定为Na2CO3
C.Z可能是氯水
D.M、N必定各为BaCl2、FeSO4中的一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每种物质能与其他几种物质发生反应,然后代入框图验证,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将淀粉与氯化钾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
A.加入碘水变蓝色
B.加入硝酸银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
C.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加入碘水不变色
参考答案:A
综合演练
本题解析: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如果半透膜破损则胶体能渗出来,所以烧杯中的蒸馏水中会有淀粉,因此用碘水检验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纯净物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纯净物不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例如水分子,B不正确;混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例如氧气和臭氧等,C不正确;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通过举例逐一筛选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⑤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①根据酸能电离出的H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③根据电解质在水 溶液里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1到3的一般是金属元素(主族副族都如此),4到7的一般是非金属元素 (半导体元素有例外如锗等);8个的是稀有气体元素(氦除外氦也是稀有气体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是2)。
点评:考查物质的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冰和水
B.氧气和臭氧
C.1H与3H
D.CH3CH20H和CH30CH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冰和水属于同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B:氧气和臭氧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C:1H与3H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D:乙醇与二甲醚是同分异构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