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试题《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一)
写出在酸性条件下,MnO2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 ?。 (3)欲探究MnO2的催化效果,需要用30%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配制浓度3%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100mL。其配制方法是:用量筒量取 mL30%H2O2溶液放入 (填仪器名称)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 (4)在实验时,某同学把1滴KI溶液误滴入到过量的5mL3%的H2O2溶液中,发现产生了大量气泡。该小组查阅到KI与H2O2可发生如下反应:2KI+H2O2=KOH+I2,认为有可能是反应产物I2起了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该假设是否正确。 。 (5)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下列仪器可作为该反应的反应容器的是?(填序号)。 ![]() ![]() ![]() ![]() A? ? B? C? D (6)二氧化锰可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NH4+=Zn2++Mn2O3+2NH3+H2O,则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选择题 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
⑴操作a、c中需使用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为?。 ⑵“碱浸”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⑶“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 (填化学式)。酸浸后,经操作a分离出固体①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⑷操作b为调节溶液的pH,你认为pH的最佳调控范围是?。 ⑸“调pH为2~3”的目的是?。 ⑹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FeSO4·7H2O),其原因可能是?。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与量有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