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关于“电解氯化铜溶液的pH变化”问题,化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理论派”认为电解氯化铜溶液后溶液的pH升高。
观点二:“实验派”经过反复、多次、精确的实验测定,证明电解氯化铜溶液时pH的变化如图所示曲线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前氯化铜溶液的pH处于A点位置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论派”所持观点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派”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所述“精确的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确定的。
(4)你持何种观点,你所持观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化学原理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1)Cu2++2H2O
Cu(OH)2+2H+
(2)电解时,溶质CuCl2减少,溶液浓度减少,导致pH升高
(3)pH先降低,然后趋于稳定;pH
(4)“实验派”观点正确。电解产生的Cl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会使pH降低,Cl2饱和后,pH不再变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盛有水的电解槽中加入含等物质的量的Ag+,Pb2+,K+,SO42-,NO3-,Br的物质-,充分搅拌,然后用惰性电极电解,通电片刻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8:1
C. 1:1
D.80:108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如图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极是铜锌合金,B极为纯铜,电解质中含有足量的铜离子。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极恰好全部溶解,此时B极质量增加7.68g,溶液质量增加0.03g,则A合金中Cu、Zn原子个数比为

A.3︰1
B.4︰1
C.2︰1
D.任意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极质量增加7.68g,溶液质量增加0.03g,所以合金的质量是7.71g。反应中转移电子为
。设合金中Cu、Zn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则64x+65y=7.71,2x+2y=0.24。解得x=0.09mol,y=0.03mol,所以Cu、Zn原子个数比为3︰1。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 试纸不变色
| NH4Cl受热不分解
|
B
| ②中振荡后静置
| 下层液体颜色变浅
| 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溴苯中的Br2
|
C
| ③加热
| 洗气瓶中溶液褪色
| 生成了乙烯
|
D
| ④通电
| A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 锌的金属性比铜强
|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A、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二者在试管口遇冷又反应生成氯化铵,故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错误;B、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溴化钠和次溴酸钠,可该装置除去溴苯中的溴,正确;C、加热烧瓶,乙醇易挥发,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生成了乙烯,错误;D、通电后,A电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氧化性:Cu2+>Zn2+,证明锌的金属性比铜强,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电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B.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解时溶液中靠电子导电
D.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O制备Mg单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电解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A不正确;电解池的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电解时溶液中靠离子的定向移动导电,C不正确;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Mg单质,D不正确,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但很基础,难度不大,记住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