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6分)“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所以“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方框内填上系数。
□C+□KMnO4+□H2SO4=□CO2↑+□MnSO4 +□K2SO4+□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二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CO
| H2O
| H2
| CO
|
1
| 650
| 4
| 2
| 1.6
| 2.4
| 6
|
2
| 900
| 2
| 1
| 0.4
| 1.6
| 3
|
①实验1条件下,反应从开始至达到平衡,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二位数,下同)。
②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 ,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 +3O2(g)=2CO2(g)+4H2O(g) ΔH1=-1275.6 kJ/mol
②2CO (g)+ O2(g)=2CO2(g) ΔH2=-566.0 kJ/mol
③H2O(g)=H2O(l) ΔH3=-44.0 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4)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该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 (填“正”或“负”)极移动。
参考答案:(1)5C+4KMnO4 +6 H2SO4=5CO2↑+4MnSO4+2K2SO4+6H2O (3分)
(2)①0.13mol/(L·min) (2分) ②0.17(2分); 放热(2分)
(3)CH3OH(l)+O2(g)= CO(g)+2H2O(g) ΔH=-354.8KJ/mol(3分)
(4)①O2 + 4e- + 2 H2O = 4OH—(2分) ②负(2分)
本题解析:(1)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7)-(+2)=5价,碳元素化合价升高0-(-4)=4价,化合价升降守恒,所以高锰酸钾前的系数是4,碳单质前的系数是5,根据原子守恒,二氧化碳前是5,硫酸锰前是4,硫酸钾前面是2,根据硫酸跟守恒,所以硫酸前面是6,据氧原子和氢原子守恒,产物少6个水分子,故方程式为:5C+4KMnO4 +6 H2SO4=5CO2↑+4MnSO4+2K2SO4+6H2O;(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4mol-2.4mol=1.6mol,v(CO)=1.6mol÷2L÷6min=0.13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CO2)=v(CO)=0.13mol/(L?min);③、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1.6mol,则可列三段式
CO(g)+ H2O(g)? CO2(g)+ H2(g),
开始(mol):2 1 0 0
变化(mol):0.4 0.4 0.4 0.4
平衡(mol):1.6 0.6 0.4 0.4
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故900℃时该反应平衡常数k=
=0.17,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已知:①2CH3OH(1)+3O2(g)=2CO2(g)+4H2O(1)△H=-1275.6kJ/mol,②2CO(g)+O2(g)=2CO2(g)△H=-566.0kJ/mol,③ H2O(g)=H2O(l) ΔH3=-44.0 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2CH3OH(1)+2O2(g)=2CO(g)+4H2O(g),故△H=(-1275.6kJ/mol)-(-566.0kJ/mol)="-709.6" kJ/mol即CH3OH(l)+O2(g)=CO(g)+2H2O(g)△H=-354.8kJ/mol,(3)①电池反应原理甲醇发生氧化反应,在负极放电,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放电,反应式为O2+4e-+2H2O=4OH-,②负极失电子产生大量正电荷,则该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负极。
考点:化学反应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宇宙飞船上的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试写出电解质溶液为盐酸时的电极反应式
,并指出各电极和介质溶液的pH的变化,若电解质溶液为KOH时又如何?
参考答案:若电解质为盐酸时:
?负极:2H2-4e—=4H+? ?pH变小
?正极:O2+4H++4e—=2H2O pH变大
结论:溶液被稀释,pH变大。
若电解质为KOH时:
?负极:2H2-4e—+4OH-=4H2O ?pH变小
?正极:O2+2H2O+4e=4OH-? pH变大
结论:溶液被稀释,pH变小。
本题解析:在负极氢气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正极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若消耗H+,则pH增大;若消耗OH-,则pH减小;若生成OH-,则pH增大;若生成H+,则pH减小。若稀释酸溶液,则pH增大;若稀释碱溶液,则pH减小。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16分)请你利用所学反应原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若已知两个反应:①C(s)+2H2(g)=CH4(g) ΔH1=" a" kJ·mol-1 ;
②C(s)+
O2(g)=CO(g) ΔH2=" b" kJ·mol-1 ;
则2CH4(g)+O2(g)=2CO(g)+4H2(g) ΔH=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碱性镁锰干电池是新开发的一种干电池,比普通锌锰干电池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具有较大应用前景,其工作时总反应为:Mg+2MnO2+H2O=Mg(OH)2+Mn2O3;则工作时,正极发生 反应(填反应类型),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3)在一定温度下1 L的密闭容器放入足量草酸钙(固体所占体积忽略不计)发生反应:CaC2O4(s)
CaO(s) +CO(g)+CO2(g),若前5 min 内生成CaO的质量为11.2 g ,则该段时间内v(CO)=;若某时刻达到平衡时c(CO2)= c;t0 时刻,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并固定不变,在t1时刻再次达到平衡,请在下图中画出t0以后此体系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某温度下数据:草酸(H2C2O4)的K1=5.4×10-2,K2=5.4×10-5;醋酸的K=1.75×10-5;碳酸的 K1=4.2×10-7,K2=4.5×10-11;Ksp(CaC2O4) =5.0×10-9;Ksp(CaCO3) =2.5×10-9
①用醋酸溶液鉴别CaC2O4和Ca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现象是 ;
②向0.6 mol/L的Na2CO3溶液中加入足量 CaC2O4粉末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充分搅拌,发生反应:CO32-(aq) + CaC2O4(s)
CaCO3(s)+ C2O42-(aq),静置后沉淀转化达到平衡,求此时溶液中的c(C2O42-)(不考虑其他诸如水解之类副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ΔH=2(b-a) kJ·mol¯1 (2分,); (2)还原 (2分); Mg+2OH——2e—=Mg(OH)2(2分)
(3)0.04 mol·L-1·min-1(2分);如右图所示(2分,起点2c,得1分;平衡点c,得1分)

(4)①一种固体溶解同时产生气泡逸出,另一种固体无现象(2分);
②解:该反应的K=
=
=
=
=2.0(2分),
设c(CO32-)转化了x,则生成c(C2O42-)=x,剩余c(CO32-)=(0.6-x),
可得方程: x/(0.6-x) =2.0,解得x=0.4 mol·L¯1(2分)(无必要步骤,酌情扣分)。
本题解析:(1)将②×2-①×2可得2CH4(g)+O2(g)=2CO(g)+4H2(g) ΔH=2(b-a) kJ·mol¯1。(2)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Mg做负极,反应后生成Mg(OH)2,负极的电极反应为:Mg+2OH——2e—=Mg(OH)2。(3)5 min 内生成CaO的质量为11.2 g 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反应生成0.2mol的CaO同时生成0.2mol的CO,则v(CO)=" 0.2mol÷1L÷5" min=0.04mol·L-1·min-1。t0 时刻,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并固定不变,则CO2的浓度变为2c,在t1时刻再达到平衡,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
(4)①从电离常数可以知道,HC2O4—>CH3COOH>H2CO3,醋酸溶液鉴别CaC2O4和Ca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现象是:一种固体溶解同时产生气泡逸出,另一种固体无现象
②解:该反应的K=
=
=
=
=2.0, 设c(CO32-)转化了x,则生成c(C2O42-)=x,剩余c(CO32-)=(0.6-x), 可得方程: x/(0.6-x) =2.0,解得x=0.4 mol·L¯1。
考点: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图像的绘制、电离平衡常数和酸的强弱关系、电离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
+ 2e- ="=" Cu
B.Cu - 2e- ="=" 
C.2
+ 2e- ="=" H2↑
D.Zn - 2e-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锌比铜活泼,锌是负极,所以答案是D。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反应是:

能量变化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 ,E2 (填“增大”、“减小”、“不变”)
(2)在500℃、2×107Pa和催化剂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N2和1.5m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填“<”、“>”或“=”)46.2kJ;
(3)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0,△S>0 B.△H>0,△S< 0 C.△H<0,△S>0 D.△H<0,△S<0(4)将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 1L密闭容器中,在500℃、2×107Pa下达到平衡,测得N2为0.10mol,H2为0.30mol,NH3为0.10mol。计算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H2转化为NH3的转化率 。若升高温度,K值变化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上述(4)反应条件的密闭容器中,欲提高合成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分离出氨
参考答案:(1)减小;?减小
(2)<
(3)D
(4)33.3%;减小
(5)A、D
本题解析:(1)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不影响反应热,即,E1和E2的均减小;
(2)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充入0.5mol N2和1.5m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46.2kJ;
(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H<0,又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S<0;
(4)33.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K减小
(5)提高合成氨中H2的转化率即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可选的有;A、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