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来制取O2,要进行以下操作: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加热试管;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⑤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⑥将导管口伸入水槽里装满水的倒立的集气瓶中.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③⑤②⑥
B.⑤④③④②⑥
C.④③①⑤②⑥
D.④③①⑤⑥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化学实验装置的正确连接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
(1)用上述装置制备气体:
①若B中盛放浓硫酸,则A、B、C组合后能制取的气体是______.a.H2b.H2Sc.CO2d.C2H4
②要快速制取并得到干燥的NH3,正确的仪器组合______(按制气装置顺序填仪器的编号字母),制气所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_.
③若用H2O2和MnO2来制取和收集干燥的O2,则应选择的正确仪器组合是______(按制气装置顺序填仪器的编号字母),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2)甲同学用A、B组合来验证盐酸、碳酸、次氯酸的酸性强弱时,则盐酸应装入______(填仪器名称)中,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1)①a.氢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
b.硫化氢能够被浓硫酸氧化,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b错误;
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用浓硫酸干燥,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d.乙烯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②利用固体氢氧化钠和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FE;固体氢氧化钠;
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的组合为ABC,检验O2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收集满了,故答案为:ABC;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2)在利用A、B组合验证盐酸、碳酸、次氯酸的酸性强弱时,可以采用强酸制弱酸的方法,A中利用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盐酸应装入分液漏斗,将二氧化碳通入B中的次氯酸钙中,可反应生成次氯酸和CaCO3 沉淀,反应方程式:Ca2++2ClO-+CO2+H2O═CaCO3↓+2HClO,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Ca2++2ClO-+CO2+H2O═CaCO3↓+2HCl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从a口进气可收集Cl2、NO2等气体
B.
在海带提碘实验中用于灼烧海带
C.
可用于吸收氨气能够防止倒吸
D.
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参考答案:A.氯气和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a应该是出气口,b是进气口,故A错误;
B.灼烧海带要用坩埚,防止碘元素的损失,故B正确;
C.有缓冲装置的能防止倒吸,该装置中没有缓冲装置,所以不能防止倒吸,可以将苯换为四氯化碳,故C错误;
D.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成了NO2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