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课题式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


下面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的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下所示。

(1)点燃酒精灯A、B的先后顺序为:先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
(2)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气瓶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灯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B,而将尾气导气管出口旋转到A的火焰上即可。乙同学的设计是否合理?简述理由。(从A、B使用的一致性的角度去考虑)
(6)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右图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__________(填a、b)口通入。

(7)丁同学质疑:一氧化碳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在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铜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除一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你认为丁的设计__________(填“必要”或“不必要”)。
参考答案:(1)B? A
(2)CuO+CO
Cu+CO2
(3)变浑浊
(4)燃烧除去多余的CO
(5)不合理,因为A、B两处的酒精灯不能同时点燃
(6)a
(7)不必要
本题解析:据实验装置,为使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应先点燃B再点燃A,由于CO还原CuO生成CO2,石灰水变浑浊。丙设计的储气瓶应从a进,若从b进,气体会从a跑出。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I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化学键
| C-C
| C-H
| C-O
| Si-Si
| Si-H
| Si-O
|
键能(KJ/mol)
| 356
| 413
| 336
| 226
| 318
| 452
|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6)在硅酸盐中,SiO44-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化学式为?。

参考答案:(1)M;9;4?(2)二氧化硅;?(3)共价键;3
(4)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5)①硅烷中的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小于烷烃分子中C-C键和C-H键的键能,稳定性差,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形成,所以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
②由于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的键能,故C-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的键能,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即更易生成氧化物。
(6)sp3;1:3;[SiO3]n2n-(或SiO32-)
本题解析:(1)基态Si原子中,有14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1个s轨道,3个p轨道,5个d轨道。
(2)硅主要以硅酸盐、二氧化硅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都属于原子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为6×1/2=3个原子。
(4)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Si + 4NH4Cl=SiH4+4NH3+2MgCl2。
(5)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①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中心原子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p3,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3,化学式为[SiO3]n2n-(或SiO32-)。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考古时利用14 6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B.最轻的金属Li是制备新一代可充电绿色电池的理想物质
C.金刚砂的成分为SiC,硬度大,用作砂轮的磨料
D.SO2可使食品增白,可用于食品漂白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含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与烧碱反应生成含A元素的化合物D。
(1)在元素周期表中,A位于?族,与A同族但相对原子质量比A小的元素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与B在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上的相同点是?。
(2)易与C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C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D,同时还生成B的最高价氧化物E;将全部的E与全部的D在足量的水中混合后,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A的化合物F。
①写出生成D和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
A.普通玻璃坩埚?B.石英玻璃坩埚
C.氧化铝坩锅?D.铁坩锅
(4)100 g C与石灰石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100 g混合物中石灰石的质量分数是?。
参考答案:(1)ⅣA?
?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最内层均有2个电子
(2)氢氟酸 SiO2+4HF=SiF4↑+2H2O
(3)①SiO2+Na2CO3
Na2SiO3+CO2↑,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②D (4)50%
本题解析:(1)A元素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某化合物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可知A为硅元素,C为SiO2,D为Na2SiO3。比硅相对原子质量小的同族元素B为碳。
(2)C为SiO2,能与SiO2反应的酸只有氢氟酸。
(3)SiO2与Na2CO3高温下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含SiO2的材料(普通玻璃、石英玻璃)以及Al2O3等都能与Na2CO3在高温下反应,故不能用以上材质的坩埚熔融Na2CO3。
(4)若SiO2恰好完全反应或过量,与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有一个,即CaCO3+SiO2
CaSiO3+CO2↑。若CaCO3过量,除发生上述反应外,还会发生反应:
CaCO3
CaO+CO2↑。总之,CaCO3的多少决定了CO2的产量,可通过以下关系列式求解:
CaCO3 ~ CO2
100 g? 22.4 L
m(CaCO3)? 11.2 L
m(CaCO3)=50 g
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分数:
×100%=50%。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为了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

(1)装置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必须用装置C吸收除去气体中水蒸气的理由是?,?。
(4)若根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也能确定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中装置?与?之间连接下列装置中的?(填序号)。

参考答案:(1)饱和NaHCO3溶液
(2)CO2+C
2CO
(3)水蒸气进入D中在高温下能跟碳反应产生H2,H2也能使CuO还原,不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
(4)D E ④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以下两点:(1)该实验的原理,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再用C将CO2还原为CO,利用CO的还原性来检验CO的存在。(2)注意排除水蒸气对实验的干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