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的性质是
A.滴加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B.都能透过半透膜
C.都有丁达尔现象
D.加热、蒸干、灼烧,最终都有Fe2O3生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分析:A、氯化铁溶液和盐酸不反应,胶体遇电解质溶液会聚沉;
B、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可以通过;
C、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氯化铁中的三价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加热水解更彻底,氢氧化铁受热易分解.
解:A、氯化铁溶液中滴人盐酸,无现象,Fe(OH)3胶体中滴人盐酸,胶体会聚沉,先产生沉淀,然后氢氧化铁沉淀又溶解于盐酸中,故A错误;
B、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可以通过,故B错误;
C、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备,故C错误;
D、氯化铁中的三价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加热水解更彻底,产生沉淀,Fe(OH)3胶体加热会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并且受热易分解,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60℃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55克KNO3。把60℃时210克KNO3饱和溶液蒸发掉50克水后,再降至60℃时,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35.5%
B.58.1%
C.17.2%
D.52.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中“把60℃时210克KNO3饱和溶液蒸发掉50克水后,再降至60℃时”实际上是用来迷惑学生的多余条件,不认真审题,就会钻进溶解度计算的死胡同而不得其解。因此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明确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结晶后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nm)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1nm=10-9m)……( )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具有丁达尔现象
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胶体微粒的直径范围在10-9m-10-7m之间,因此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的分散系是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不一定能导电,故本题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操作,能生成BaSO4沉淀,并得不到胶体。②③是可行的。故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直径介于1 nm ~ 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②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③.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④用含1 mol FeCl3的溶液可制得6.02×1023个Fe(OH)3胶体粒子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