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室温时,把10mL pH=10的强碱溶液小心地加入到10mL pH=4的某酸溶液中,在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时,溶液显红色,则此酸为
[? ]
A.一元强酸
B.二元强酸
C.任何强酸
D.弱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固体氯化钾
B.液态氯化氢
C.气体二氧化碳
D.作电极的碳棒
参考答案:A.固体氯化钾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导致溶液导电,所以固体氯化钾是电解质,故A错误;
B.液态氯化氢,是纯净物,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氯化氢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自身电离,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C正确;
D.作电极的碳棒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SO3 溶于水能导电,所以 SO3 是电解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氯化钠是电解质,固体氯化钠中含有离子,但由于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错误。B.铜丝能导电是因为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但铜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错误。C.氯化氢在水中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正确。D.SO3 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发生反应:SO3+ H2O= H2SO4,H2SO4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H+和SO42-。所以应该说H2SO4电解质。SO3 没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是非电解质。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Al2O3在熔化状态下全部电离,因而是强电解质
B.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
C.具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D.所有弱酸、弱碱都是弱电解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精析:弱酸在水溶液里,弱碱在熔化状态下或在水溶液里都是部分电离的.
小结:物质的分类应由定义或物质表现出的性质来判断.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可能是强电解质,也可能是弱电解质;具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亦如此.强弱电解质判断是看其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或少部分电离.可类比不可逆反应和可逆反应.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误将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2H++ClO-+Cl-=Cl2↑+H2O
B.玻璃试剂瓶被烧碱溶液腐蚀:↓+H2O
C.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铜板:2Fe3++Cu=2Fe2++Cu2+
D.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A、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产氯气;
B、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是一种矿物胶;
C、氯化铁溶解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
D、酸化的海带灰,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本身被还原为水.
解答:A、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产氯气,其离子方程式为2H++ClO-+Cl-=Cl2↑+H2O,故A正确;
B、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是一种矿物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0H-=SiO32-+H2O,故B错误;
C、氯化铁溶解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C正确;
D、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本身被还原为水,该离子反应为2H++2I-+H2O2=2H2O+I2,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问题,关键是反应实质的分析判断,D选项是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