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5℃时,在20 mL的盐酸中,逐滴加入0.2 mol/L的氨水,溶液的pH与氨水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滴加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B.B点的横坐标a=10
C.A、B间的任一点,溶液中都有c(Cl-)>c(NH4+)>c(H+)>c(OH-)
D.如果将氨水换为同浓度的NaOH溶液,则滴加20 mL时溶液的pH一定小于C点的pH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量结果偏高的是
[? ]
①用天平称量NaOH固体,将小烧杯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②配制烧碱溶液时,将称量后的NaOH同体溶于水,立即移入容量瓶,将洗涤烧杯的液体注入容量瓶后,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③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内有少量水。
④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⑤用已知液滴定未知液时,读取滴定管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线。
A. 只有④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②④⑤
D. 全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标况下充满HCl的烧瓶做完喷泉实验后得到稀盐酸,用标准碳酸钠溶液滴定这种盐酸测定它的准确浓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准碳酸钠溶液滴定这种盐酸时,碳酸钠溶液应装在______式滴定管中,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从______色变成______色.
(2)现配制三种浓度的标准碳酸钠溶液,你认为最合适的是下列第______种.
①2.500mol/L?②0.25mol/L?③0.025mol/L
(3)若采用上述合适的标准碳酸钠溶液滴定,用c(Na2CO3)表示,滴定时实验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次数编号 | 待测盐酸体积(mL) | 滴入碳酸钠溶液体积(mL) 1 20.00 18.80 2 20.00 16.95 3 20.00 17.05
|
求这种待测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用题中所给数据列出计算式即可).c(HCl)=______.
(4)若盛装Na2CO3溶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最后所测盐酸浓度______,若滴定完毕后读数时俯视,则实验误差为______(以上两空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用碱式滴定管盛装碳酸钠溶液;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故答案为:碱式;红色;橙色;
(2)HCl的大致浓度为122.4mol/L=0.045mol/L,标准碳酸钠溶液应选0.025mol/L,故选:③;
(3)(3)舍去第一组数据,碳酸钠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6.95+17.052,
?2HCl~Na2CO3
? 2? 1
?C(HCl)×20.00mL?0.025mol/L×16.95+17.052
? C(HCl)=2×C(Na2CO3)20.00×(16.95+17.05)2mol×L-1
故答案为:C(HCl)=2×C(Na2CO3)20.00×(16.95+17.05)2mol×L-1;
(4)盛装Na2CO3溶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未用标准液润洗,标准液的浓度降低,造成V(标准液)偏大,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可知c(待测)偏高;滴定完毕后读数时俯视,造成V(标准液)偏小,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可知c(待测)偏小,故答案为:偏高;偏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里需要480?mL?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溶液时先称量氢氧化钠固体38.4?g,然后再按照溶解、冷却、洗涤、定容、摇匀的步骤进行操作
B.用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测其浓度时,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没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所测的碱液浓度偏低
C.蒸发硫酸铜溶液时,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并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先出现红褐色沉淀,继续滴加硫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一)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标准状况)。
(3)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二)氨是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课本里介绍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是德国化学家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 ;△H = - 92.4 kJ/mol,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试回答下列问题:
(4)下列方法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____(填序号)。
A.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 B.加热浓氨水
C.直接用氢气和氮气合成 D.向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
(5)合成氨工业中采取的下列措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采用较高压强(20 MPa~50 MPa) B.采用500℃的高温
C.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和H2循环到合成塔中
(6)用数字化信息系统DIS(如下图I所示:它由传感器、数据 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可以测定上述氨水的浓度。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0.500 0mol/L醋酸溶液25.00 mL于烧杯中,用该氨水进行滴定,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氨水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Ⅱ所示。

①用滴定管盛氨水前,滴定管要用_____________润洗2~3遍。
②试计算该氨水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情况下,会导致实验结果c(NH3·H2O)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
A.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B.量取25.00 mL醋酸溶液时,未用所盛溶液润洗滴定管
C.滴定时,不慎将氨水滴在烧杯外
(7)1998年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Marnellos和Stoukides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下图。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H++OH-=H2O,CO32-+H+=HCO3-
(2)224
(3)42.4%
(4)CD
(5)AD
(6)①上述待测氨水;②0. 6250mol/L;③AC
(4)N2+6e-=2N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