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可能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萃取
B.分液
C.过滤
D.灭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萃取、分液、过滤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BC错误; 灭火过程中生成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以下集气装置中正确的是

A.CO2的收集
B.NO的收集
C.O2的收集
D.NH3的收集(液体为H2O)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正确;NO极易被氧化生成NO2,所以只能用排水法收集,B正确;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不正确,答案选AB。
考点:考查常见气体收集方法的判断
点评: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是: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氢气,氧气;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大,溶于水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氯气;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小,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氨气。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盐的反应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盐和酸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②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③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④阳离子相同的两种盐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A.只有②
B.只有③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①盐和酸反应不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可能生成盐和盐等;
②盐和碱反应不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可能生成盐和水等;
③两种盐反应不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可能生成碱和盐等;?
④阳离子相同的两种盐可能会能发生反应,可能反应生成盐和弱酸等.
解答:①盐和酸反应不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如碳酸钠与盐酸按1:1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与氯化钠,故错误.
②盐和碱反应不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如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故错误.
③两种盐反应不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如氯化铝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氯化钠,故错误.
④阳离子相同的两种盐不一定不能发生反应,如碳酸氢钠与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D.
点评:考查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难度不大,关键找出规律之外的反例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乙醇溶液和淀粉溶液
B.16O转化为18O属于化学变化
C.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盛有煤油的细口瓶中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将偏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B.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C.根据固体盛放在广口瓶中,便于取出;
D.分析操作对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
分析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的影响.
解答:A.乙醇溶液是溶液,淀粉溶液是胶体,所以可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乙醇溶液和淀粉溶液,故A正确;
B.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不能生成新核素,故B错误;
C.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便于取出,故C错误;
D.观察刻度线时仰视,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化学变化的实质、钠的保存、溶液浓度的误差分析,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O2
B.NO
C.H2
D.NH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项:氨气极易溶于水,只能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D。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应该掌握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