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当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时,可出现一条光的通路,溶液则没有此现象
B.氯化铝溶于水后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了水中悬浮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C.凡是均一、透明的、没有丁达尔现象的液体都是溶液
D.过滤氢氧化铝胶体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铝固体
参考答案:A.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故A错误;
B.氢氧化铝胶体吸附了水中悬浮颗粒并沉降可用于净水,故B正确;
C.因为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酒精等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它们都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C错误;
D.胶体可透过滤纸,过滤氢氧化铝胶体溶液无法得到氢氧化铝固体,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1)Fe(OH)3胶体外观与Fe(SCN)3溶液相似,请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且不破坏它们:______.
(2)如何检验Fe(OH)3胶体中是否混有Fe3+,简述实验方法:______.
参考答案:(1)用光线通过Fe(OH)3胶体外观与Fe(SCN)3溶液,氢氧化铁胶体中出现光亮的通路发生丁达尔现象,Fe(SCN)3溶液中无丁达尔现象,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故答案为:用光线通过Fe(OH)3胶体外观与Fe(SCN)3溶液,氢氧化铁胶体中出现光亮的通路发生丁达尔现象,Fe(SCN)3溶液中无丁达尔现象;
(2)检验铁离子可用KSCN溶液,但不能加入氢氧化铁胶体中,因为氢氧化铁胶体的颜色和生成的硫氰酸铁溶液的颜色很相近,所以应先进行分离后再进行检验,溶液和胶体的分离方法为渗析,溶液通过,胶体不能通过;先通过渗析分离溶液和胶体,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溶液证明含铁离子,
故答案为:取少量胶体先通过渗析分离溶液和胶体,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溶液证明含铁离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比硫酸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
C.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因而常用于净水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前者没有
参考答案:A、因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故A错误;
B、因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少量植物油和水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故B正确;
C、因Fe(OH)3胶体中胶粒带电,杂质也带电,但电性相反,因而可以吸附杂质来净水,故C正确;
D、因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产生光亮的通路,而溶液没有此性质,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的NH3,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中的______.
(2)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
参考答案:(1)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固体、固体加热型装置,所以应选A为反应装置;生成物中含有水,氨气属于碱性气体,所以应选择碱性物质吸收水蒸气,故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E;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不能直接排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尾气处理应采用防止倒吸装置,用水吸收即可,故选D.
故答案为:ACDE.
(2)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所以应先通入氨气;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能和碱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CaCl2+CO2+2NH3+H2O=
CaCO3↓+2NH4Cl.
故答案为NH3;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3)碳酸钙样品颗粒如果为纳米级,纳米级的颗粒在胶体范围内,所以具有胶体的性质,运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判断;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能够将溶液和胶体区分开的方法是
[? ]
A.?过滤?
B.?观察颜色、状态?
C.?利用丁达尔效应?
D.?闻气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