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
| 现象
| 解释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溶液的红色褪去
| BaCl2溶液具有酸性
|
D
|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加入BaCl2后,平衡C
+H2O
OH-+HC
左移,碱性减弱,C选项错误;D选项是浓硫酸的吸水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在Cl2中燃烧能生成FeCl3
B.氯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C.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主要表现出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D.过量的铜和少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剩余铜片的质量不变
参考答案:A、氯气有强氧化性,能把变价金属氧化成最高价,所以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故A正确.
B、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氯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生成氯化铵固体,所以有大量的白烟生成,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蔗糖中含有C、H、O三种元素,浓硫酸能把蔗糖中的H、O元素按2:1的比例以水分子的形式脱去,最后把蔗糖氧化成单质C,所以浓硫酸主要表现出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C正确.
D、铜和硝酸生成硝酸铜,硝酸铜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硝酸根离子,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相当于又有了硝酸,所以铜又能溶解,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中的实验一定不会出现沉淀现象的是
A.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
B.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
C.CO2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D.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因此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产生硅酸沉淀;B、SO2与氯化钡不反应;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因此CO2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产生碳酸氢钠沉淀;D、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可以产生亚硫酸钡沉淀,故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F、Cl、Br、I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多
B.被其它卤素单质从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强
D.它们的单质颜色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加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溶液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的是
[? ]
A.稀盐酸?
B.新制氯水
C.氯化钙稀溶液?
D.生理盐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