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科学家在2000年8月1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同一支钢笔使用不同品牌墨水时,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可观察到一束光线
C.向氢氧化铁与水形成的某分散系中插入正、负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一极附近颜色变深
D.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参考答案:A.墨水相当于是胶体,不同的墨水可能是不同的胶体,有的胶体(胶体本身不带电,胶粒带点)带正电、有的胶体带负电,所以容易聚沉形成沉淀把钢笔堵住,是胶体的性质,故A不选;
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可观察到一束光线,这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性质,故B不选;
C.向氢氧化铁与水形成的某分散系中插入正、负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一极附近颜色变深是胶体的电泳,电泳是胶体的性质,故C不选;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与胶体性质无关,故D选.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0-9m~10-7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有电荷
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
D.Fe(OH)3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下图的方法制备Fe(OH)3胶体
参考答案:A.直径介于1 nm-10 nm之间的微粒不是分散系,不是胶体,故A错误;
B.胶体能吸附电荷,但是胶体本身不带电荷,故B错误;
C.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故C正确;
D.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氯化铁与氢氧化钠直接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当光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饱和食盐水
B.酒精溶液
C.稀硫酸
D.豆浆
参考答案:A.NaCl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酒精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稀硫酸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豆浆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④按照体系组成部分的状态分类以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为标准,共有9种组合形成9种分散系?⑤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所有氧化物分为碱性、两性和酸性氧化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①根据酸分子电离出H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①错误;?
②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②正确;?
③与金属元素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有很多,它们与同主族金属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氢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和金属钠一样,但它不是金属,再如硫和钋最外层电子都是6,但前者是非金属,后者是金属,故③错误;
④按照体系组成部分的状态分类以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为标准,共有9种组合形成9种分散系,故④正确;?
⑤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所有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故⑤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