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同时不断搅拌,防止酸液溅出
B.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漏斗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
C.胶头滴管的尖嘴部分直接伸入试管里滴加液体,避免液体溅出试管口
D.实验室取用液体药品做性质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2-3mL
参考答案:A.浓硫酸溶解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把水沿器壁缓缓倒入浓硫酸里,水浮于硫酸上,产生的热不能及时散失,造成液滴飞溅,故A错误;
B.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故B错误;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悬空放在试管口部滴加,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会污染药品,故C错误;
D.在取用药品时,若没告诉用量,应取用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浙江春晖中学高三年级2008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化学,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氯水存放于棕色广口瓶中?②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③在200 mL 烧杯中,加入80 mL 水和20g KNO3晶体,配制质量分数约为20%的KNO3溶液。 ④取钠切割后,将剩余的钠块放入废液缸?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在500 mL容量瓶中加入12.5g胆矾和500 mL水,配制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
A.②⑤
B.①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氯水中含有见光易分解的HClO,且氯水是液体,故存放于棕色细口瓶中;②由于Cu与Fe3+反应,故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③在200 mL 烧杯中,加入80 mL 水和20g KNO3晶体,配制质量分数约为20%的KNO3溶液,该操作正确;④取钠切割后,将剩余的钠块应放回原瓶;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该操作正确;⑥中部应将12.5g胆矾放在500 mL容量瓶中配制溶液,并且加水至刻度线,不是加500 mL水来配制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故该说法错误。综上所述,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和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和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气后混和液中产生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产生能量较高的氧分子,然后立即转变为普通氧分子,多余的能量以红光放出。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导管如图。

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组装氯气发生装置时,应选用的仪器及导管为?(填写图中编号)。
(2)本实验进行时,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气体流经的各仪器及导管的编号依次为?。
(3)仪器①的橡皮塞上至少应有2个孔的原因是?。
(4)本实验需配置10mol·L-1的NaOH溶液500mL,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外,还须用到的仪器有?(填仪器名称) ,定容时操作如图,则所配溶液浓度?(填“偏高”或“偏低”)。

(5)实验时仪器①中ClO-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③②⑤(不要求顺序,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②⑤⑥④① (答成“②⑤④①”也得分,其它答案不得分)
(3)使瓶内外压强相等? (答成“与大气相通”等其它合理的答案也得分)
(4)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不答容量瓶规格、漏写、错写均不得分)?偏高(答成“偏大”等其他答案一律不得分)
(5)ClO-+H2O2 = Cl-+ O2↑ + H2O
本题解析:(1)实验室制备氯气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得到,故应选用 ③②⑤;(3)通入气体的瓶子一定要有出气的孔,使其与大气相通,保证瓶内外压强相等;(4)配制溶液需用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注意容量瓶要带规格,也可以加烧杯;图中是俯视刻度线,导致液面偏低,溶液体积偏少,浓度偏高。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进行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实验探究。请帮他们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前,在U型管内加入少量品红溶液(或红墨水)。打开3个T型管螺旋夹,使U型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
(1)在内部的试管里盛1g氧化钙,当滴入2mL左右的蒸馏水后,打开a、b螺旋夹,可观察到U型管里的红墨水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这个装置观察到U型管内出现与上述(1)相反的现象,可在小试管中加入________固体后滴入适量的蒸馏水。
(3)若向内部的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铜片,再用滴管滴入10mL稀硝酸,能否得到(1)中现象??,另外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反应后产物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等于”)硝酸和铜片的总能量。此时该装置有明显的不足,原因是?,改进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1)U型管里的红墨水向右移动,导致右侧液面高于左侧液面。(2分)(2)NH4Cl或NH4NO3等铵盐(1分)(3)能(1分),铜片表面有气泡冒出,过一会儿,试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2分);铜片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被氧气氧化为NO2;该反应放热,使大试管内气压增大,导致U型管里的红墨水向右移动(2分);3Cu+8HNO3=3Cu(NO3)2+2NO↑+4H2O,2NO+O2=2NO2(3分)。小于(1分),NO、NO2逸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1分);在试管上加一双孔塞,用导气管将生成的气体导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2分)。
本题解析:该题从小试管内的温度变化影响大试管内的气压变化入手。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大试管内气压增大,导致U型管里的红墨水向右移动。NaOH等强碱溶于水放热,铵盐溶于水吸热。铜片和稀硝酸反应放热,氮的氧化物有毒,会污染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8.75g食盐,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3.22mL高锰酸钾溶液,
D.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错误;B、用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错误;C、酸式滴定管能精确到0.01ml,正确;D、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只能为正整数,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