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常见的化学电源》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乙醇作为一种燃料,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因此在燃料电池中乙醇在负极上发生反应,A错误;负极失去电子,电子沿导线传递到正极上,因此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B错误;氧气在正极反应,C正确;乙醇中碳原子的化合价是+2价,而在产物中碳原子的化合价是+4价,即1个碳原子失去6个电子,所以1mol乙醇转移12mol电子,消耗0.2mol乙醇转移2.4mol电子,电解池的阴极生成氢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转移电子数守恒,2x=2.4mol,x=1.2mol,故生成氢气的体积为1.2molx22.4L/mol=26.88L,D错误,答案选C.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14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
参考答案:(1)-41.8;BD;1.8;
(2)<;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3)负极; O2+2H2O+4e-=4OH-;
本题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将第二个方程式反写,与第一个方程式相加得:2NO2(g)+2SO2(g) 2SO3(g)+2NO(g)
△H="-83.6" kJ?mol-1,则NO2(g)+SO2(g) SO3(g)+NO(g) △H="-41.8" kJ?mol-1;
A、本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故A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随着反应的进行,NO2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故B可以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SO3和NO都是生成物,比例保持1:1,故C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D、消耗1molSO3为逆向反应,同时生成1mol NO为正向反应,且满足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NO2(g)+SO2(g) SO3(g)+NO(g)
起始物质的体积 2a a 0 0
转化物质的体积 x x x x
平衡物质的体积 2a-x a-x x x
平衡时NO2(g)与SO2(g)的体积比为5:1,由以上三段式知,(2a-x):(a-x)=5:1,故x=,故平衡常数K=
;
(2)由图可知,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压强大,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有利于使平衡正向移动,但压强过大,需要的动力大,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选择250℃、1.3×104kPa左右的条件.因为在250℃、压强为1.3×104 kPa时,CO的转化率已较大,再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变化不大,没有必要再增大压强,
(3)①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OH-向负极移动;
②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所以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标志判断,原电池原理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标志判断,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难度中等。该题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能量变化、化学平衡等知识柔和在一起,综合性较强,需要细细分析,各个突破。易错点是(2),要认真分析图像,得出正确结论。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锂钒氧化物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超过其它材料电池,其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
且对环境无污染。电池总反应式为:V2O5+xLi==LixV2O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极材料为锂,负极材料为V2O5
B.向外供电时,锂离子在凝胶中向正极移动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2O5 + xLi++ xe—="=" LixV2O5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xLi—xe—==xLi+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总反应V2O5+xLi==LixV2O5的化合价改变可知,锂升高,失电子,为负极材料:xLi—xe—==xLi+,而V元素的化合价降低,V2O5得电子,为正极材料:V2O5 + xLi++ xe—="=" LixV2O5
故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可给笔记本电脑供电的甲醇燃料电池已经面世,其结构示意图如下。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
(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电极后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
2CH3OH+3O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右电极为电池正极,b处通入的物质是空气
B.左电极为电池负极,a处通入的物质是空气
C.负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D.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氮的氧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