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 NO和5.6L 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0.5NA
B.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C.7.1g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D
A.不正确,2NO+O2=2NO2? 2NO2
N2O4混合后的分子总数少于0.5NA
B.不正确,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Na+? O22―)总数为3NA
C.不正确,Cl2+2NaOH=NaCl+NaClO+H2O,7.1g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常温常压下,9.2g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0.2NA
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D.0.1mol铁溶于足量氯水中,转移电子的总数为0.2NA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A选项,标准状态下,HF为液态,故不能用气体公式计算,错误。B选项,N2O4=2(NO2),故9.2g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相当于含有9.2gNO2或N2O4,故含有N原子数目为0.2NA,B正确。C选项,18.4mol·L-1浓硫酸,当反应一段时间后浓度变低,不再发生反应,故不能完全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小于0.46NA。C错误。D选项,由于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故转移电子数为0.3NA。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已知氯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35.5,由
构成的11.7g氯化钠晶体中含
的质量是多少?11.7g该晶体刚好能和某200mL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则该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m(
)=5.25g;c(AgNO3)=1mol/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4L?0.5mol/LNaCl溶液
B.1L?0.3mol/LNa2SO4溶液
C.5L?0.4mol/LNaOH
D.2L?0.15mol/LNa3PO4
参考答案:A、4L?0.5mol/LNaCl溶液中Na+浓度为0.5mol/L×1=0.5mol/L;
B、1L?0.3mol/LNa2SO4溶液Na+浓度为0.3mol/L×2=0.6mol/L;
C、5L?0.4mol/LNaOH溶液中Na+浓度为0.4mol/L×1=0.4mol/L;
D、2L0.15mol/LNa3PO4溶液中Na+浓度为0.15mol/L×3=0.45mol/L;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I.现有下图所示装置,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其中应以a端作为入口的是 。

A.瓶内盛碱石灰,用以干燥气体
B.瓶内盛饱和食盐水,用以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
C.瓶内盛水,用以测量某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
D.瓶内贮存气体,加水时气体可被排出
E.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F.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II.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浓度为1mol·L-1的稀硫酸480mL。
(1)从下列用品中 选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
A.1000mL烧杯 ? B.100mL烧杯? C.10mL量筒? D.50mL量筒
E.500mL容量瓶? F.1000mL容量瓶? G.广口瓶?H.托盘天平?
(2)除选用上述仪器外,还缺少的必要仪器或用品是?
(3)需取用浓硫酸的体积为?mL?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A.将量筒中的浓硫酸转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将洗液也转入在烧杯中
B.稀释浓硫酸后立即转入容量瓶
C.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参考答案:(共12分)I.BDE (3分)?(错选、少选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下同)
II.(1)BDE? (3分)?(2)玻璃棒 胶头滴管?(2分) (3)27.2 ?(2分)(4)CD (2分)
本题解析:I.装置是长进短出,充入的气体密度要大于排出气体的密度,故BDE正确。
II. (1)配置溶液选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选择具体大小的仪器(玻璃棒除外)应根据所配溶液的量,故BDE是正确的。
(2)根据(1)可知缺少的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3)利用公式V=m/?="(nM)/" ?=[cV(溶液)M[/ ?,需取用浓硫酸的体积为27.2 mL。
(4)A项:不用洗涤量筒,否则偏大,故错;B项:应冷却后转入容量瓶,否则偏大,故错。故选CD。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的是溶液的配置及误差分析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大,注意实验中的小细节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