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IO)2,应密封保存
B.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
C.加热NH4Cl晶体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NH3的生成
D.SO2通入
溶液可生成
沉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Cl2通入AgNO3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参考答案: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A不选;
B.因碳酸酸性比盐酸弱,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无任何现象,故B选;
C.氨气溶液呈碱性,生成白色氢氧化铝沉淀,故C不选;
D.二氧化硫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可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可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不选.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3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单质甲?
?化合物A
?化合物B?
化合物B
化合物A和化合物C?单质乙和化合物C
据此判断:
(1)在A、B、C这3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
参考答案:(1)A、B
(2)非金属,因为A+B→乙+ C,且乙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价,所以乙是非金属。
(3)S、H2S(或N2、NH3)
本题解析:本题初看起来,题设条件及框图并未给出明的线索,关键在于恰当动用逻辑推理。对于设问(1)化合物A是由甲、乙两种单质化合而成,则化合物A中一定含乙元素;再看左边纵行,单质甲与化合物B反应可生成A(舍乙元素)和C两种化合物,单质甲只含甲元素,则A中的乙元素只能来自化合物B,至于化合物C由题设条件无法判断。因此必定含乙元素的应该是A、B两种化合物。
至于设问(2),则需由框图的右侧纵行推理由化合物A与B(都舍乙元素)反应生成单质乙和化合物C,在单质乙中乙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因此在A、B两种化合物中的乙元素必定分别是正、负两种化合价,因此乙元素必定是非金属元素。这是本题的关键性突破,也是难点。
最后看设问(3),在中学涉及的主要非金属氢、氧、碳、氮、硫、磷、氯中,在其二元化合物中分别呈正、负两种价态以硫、氮为常见。
本题考查了对图表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推理、正向、逆向思维、抽象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也考查了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综合认识水平,将化合价的基本概念与具体反应判断相结合,从而从高层次上考查了将化学知识按内在的联系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的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取17.4 gMnO2固体粉末与一定体积的浓盐酸(含溶质0.4 mol)共热制取Cl2(浓盐酸挥发损失不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MnO2作催化剂
B.盐酸未完全反应
C.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产生2.24 LCl2(标准状况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氯磺酸(HSO3C1)是一种容易水解的一元强酸,可以在常温下用HCl+SO3=HSO3Cl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S03Cl与H20反应产物为H2S04和HCl
B.HSO3C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产物只有NaS03Cl
C.HSO3Cl也可以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反应制得
D.O.1mol的HSO3Cl与HCl分别溶于水制得1L溶液,两者pH都等于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意知A正确;HSO3C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产物有NaS03Cl、氯化钠、硫酸钠;用浓盐酸与浓硫酸混合只能得到HCl,不含生成HSO3Cl;O.1mol的HSO3Cl与HCl分别溶于水制得1L溶液,前者因水解生成H2S04和HCl使pH<1,后者pH等于1。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