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 )
①Cl2--做消毒剂
②AgBr--制胶卷,感光纸
③AgI--人工降雨
④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⑤淀粉--检验I2的存在
⑥NaClO--漂白纺织物.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全部
参考答案:①Cl2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可作消毒剂,用于杀菌消毒,故①正确;
②AgBr不稳定,易分解生成银,可用来制胶卷、感光纸,故②正确;
③AgI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晶核,有利水汽粒子的碰撞增大,从而形成雨,故③正确;
④碘是预防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元素,故④正确;
⑤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来检验碘单质,故⑤正确;
⑥NaClO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纺织物,故⑥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7分)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试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A.HCl和H2O? B.SO2和饱和NaHSO3溶液
C.Cl2和饱和NaCl溶液? D.CO2和NaOH溶液
(2)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D.NaHCO3与浓盐酸
(3)如果提供如图C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和原理是?
?。
参考答案:(1)BC(2分)?(2)D (2分)
(3)挤压胶头滴管(1分),水进入烧瓶,氨气溶解,烧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1分),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入烧瓶,发生喷泉(1分)
本题解析:必须明确,喷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SO2在饱和NaHSO3溶液、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根本不能溶解,不会产生压强差;而HCl极易溶于H2O,CO2可被NaOH溶液吸收,可形成压强差而产生喷泉。
(2)本题目产生喷泉的思路为通过在下面的锥形瓶中加入化学物品,在水溶液中产生气体,使其压强增大,故选择D。
(3)见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
B.欲除去氯气中少量氯化氢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过
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
D.氯水经光照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为H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H2SO4?②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A.①③
B.③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干燥的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只有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所以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起干燥剂作用;可是②NaOH溶液,能与氯气反应,消耗掉氯气;而③饱和NaCl溶液不能与氯气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氯气能否与水发生反应.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少量空气和水蒸气的氯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2)证明氯气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存在的缺陷为______,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达图中D框克服事故隐患的措施______.

参考答案:(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在实验中吸收气体a中的水蒸气,
故答案为: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干燥氯气;
(2)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装置B中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装置C中的有色布条褪色;
(3)氯气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可用碱溶液来吸收:Cl2+2NaOH=NaCl+NaClO+H2O,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0;
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吸收装置;Cl2+2OH-=Cl-+ClO-+H2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