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是2,5,5—三甲基—3—乙基庚烷
B.将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制备CH3—CH═CH2
C.向柠檬醛
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若溶液褪色,说明分子中含有醛基
D.
、
、
三种氨基酸脱水,最多可生成6种二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符合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正确。B. B.将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不能发生任何反应。错误。。只要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或醛基等还原性基团,遇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就会褪色,不一定是醛基。错误。D. 这三种氨基酸脱水时,同种的分子之间脱水可形成3种,不同种分子之间脱水时由于每个分子中含有羧基、氨基两种基团,脱去的方式有两种所以又可形成6种。故最多可生成9种二肽。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可得到苯、甲苯等芳香烃
B.乙烯、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均可用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在加热条件下,加入适量乙醇以除去乙醇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杂质
D.淀粉和纤维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煤的干馏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主要成分为苯、甲苯等,经分馏可得纯净的苯、甲苯,正确;B、氯乙烯含有不饱和键但属于卤代烃,错误;C、有机除杂一般不能采用转化法,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往往存在一定可逆性,不能转化完成,而且加入的物质又会成为新的杂质,可以采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错误;D、淀粉和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尽管化学式相同(C6H10O5)n,但n值不同,故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机物的1H-NMR图谱上只给出一组峰的是(?)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核磁共振氢谱中峰值数等于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数,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峰,说明该分子中的H原子都是等效的,只有1种H原子,等效氢判断: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②同一碳原子上所连接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③处于同一对称位置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解答: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峰,说明该分子中的H原子都是等效的,只有1种H原子。
A、HCHO中2个H原子都连接C═O,所处化学环境相同,只有1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1个峰,故A正确;B、CH3OH中甲基上的H原子与羟基的H原子所处化学环境不相同 ,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B错误;C、HCOOH中2个H原子连接不同的原子,所处化学环境不相同,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C错误;D、CH3COOCH3中甲基连接的原子不同,所处化学环境不同,甲基H原子不同,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核磁共振氢谱,难度不大,清楚核磁共振氢谱中峰值数等于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数。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2—甲基—3—丁烯
B.
乙基苯
C.
2—乙基丙烷
D.
1—甲基乙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烷烃的命名原则是: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 隔开;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如果含有官能团,则含有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编号也是从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开始,据此可知选项B正确,A应该是3-甲基-1-丁烯,C应该是2-甲基丁烷,D应该是2-丙醇,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糖类、脂类、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汽油、煤油、植物油均为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D.误服重金属盐,立即服用牛奶或豆浆可解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一般是碳原子数在4个以下的石油气,A不正确;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以及脂类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不正确;汽油、煤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C不正确;牛奶或豆浆都是蛋白质,能和重金属盐反应,防止人体蛋白质变性,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贴近生活实际,基础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