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正确情况对实验结果产生偏低影响的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
C.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
D.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参考答案:B C
本题解析: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对配置结果无影响
B?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说明溶质未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C 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比平视时加得水多,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 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比平视时加得水少,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铜和稀硝酸反应速率[υ(NO)]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铜和稀硝酸反应速率[υ(NO)],本实验需要记录的实验数据为: 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前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保证实验的成功,加入一定量稀硝酸是很重要的操作,你认为应怎样进行为好?
_______________后将弯曲的铜丝迅速伸入溶液并开始_____________。
(5)该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用NO表示铜和稀硝酸的反应速率和时间的关系图如图所示。

则:
①a→b,υ(NO)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c,υ(NO)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Cu+8H++2NO3-==3Cu2++2NO↑+4H2O
(2)NO的体积;反应时间
(3)关闭分液漏斗盖b和活塞a,从U管长管处注水至U管长管中液面高于短管中液面,过一会,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打开分液漏斗盖b和活塞a,从U管右端注入稀HNO3至排尽U管左端空气,关闭活塞a;记录时间
(5)①铜和稀硝酸反应是放热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②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体系与环境的温差大,散热加快,体系温度变化不大甚至有所下降,c(HNO3)降低,反应速率降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探究学习小组用下面这套装置测定乙醇结构:已知乙醇的分子组成为C2H6O,为探究其结构式究竟是以下(Ⅰ)式还是(Ⅱ)式中的哪一种,该小组同学利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行如下探究:
? 

① 所测得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

他们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合理结构不应是___________式(填写“I”或“II”),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从实验的实际过程中,该组同学体会到,他们的数据记录方式存在科学性问题,即记录的不是原始数据而是换算数据。你认为表中的第二记录项应改为_______________,第三记录项应改为__________,为使实验记录更加科学、准确,还应增加的一个实验记录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 Ⅰ; 根据实验数据,0.10 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能置换出0.05mol氢气,即被置换的H为0.10mol,说明分子中的6个氢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并不完全相同,(有1个应不同于其他),从而确定乙醇的结构为Ⅱ式。
② 取用乙醇的质量(或体积); 排出水的体积;实验温度或实验温度与体系内压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一定量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据,来推算一定量稀H2SO4和NaOH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B.用沸点数据推测能否用蒸馏的方法将两种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
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大小
D.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同周期或同主族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正确,用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反应也不生成沉淀,就能测得中和热数据
B 正确,可以用沸点数据推测,如果两种液体沸点相差很大,就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C 错误,反应速率的快慢与反应热的数据没有关系。
D 正确,原子(或离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半径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现有两种气体,SO2和C12,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能用于鉴别它们的( )
①观察颜色 ②石蕊试剂 ③品红溶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硫,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可鉴别;
②使石蕊变红的为二氧化硫,使石蕊先变红后褪色的为氯气,可鉴别;
③使品红褪色后加热挥发红色的为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后加热仍为无色的为氯气,可鉴别,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