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物质是氧化剂
B.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有些复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做还原剂
参考答案:A、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故A错误;
B、元素化合价可以升高得到游离态单质,如非金属单质的生成,实验室制氯气;也可以降低得到游离态单质,如金属单质制备,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单质,故B错误;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通过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特征是无元素化合价变化;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金属元素无负价,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一定升高做还原剂;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做还原剂,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6FeSO4+2KNO3+4H2SO4═K2SO4+3Fe2(SO4)3+2NO↑+4H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KNO3是还原剂
B.反应中H2SO4是氧化剂
C.上述反应中Fe2+既体现了氧化性又体现了还原性
D.当产生0.1mol NO时,则上述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
参考答案:A、因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KNO3为氧化剂,故A错误;
B、因H2SO4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则不作氧化剂,故B错误;
C、因反应中只有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上述反应中Fe2+只体现了还原性,故C错误;
D、生成0.1molNO时,则上述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5-2)=0.3mol,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工业上制备K2FeO4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次氯酸盐氧化法:①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
②Na2FeO4+2KOH═K2FeO4+2Na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B.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9
C.反应②的产物K2FeO4中Fe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D.若有2molFeCl3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参考答案:A.反应①Fe和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为复分解反应,故A正确;
B.反应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中,NaClO为氧化剂,FeCl3为还原剂,由方程式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B错误;
C.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可知K2FeO4中Fe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C正确;
D.反应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由+3价升高到+6价,则若有2mol FeCl3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氯酸钾与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
(1)用双线桥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2)浓盐酸在该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是______(填序号).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3)上述反应产生0.2?mol?Cl2时,转移的电子数约为______.
参考答案:(1)KClO3中Cl元素由+5价降低为+4价,HCl中Cl元素由-1价升高为0,反应中转移2e-,则双线桥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为

,故答案为:

;
(2)由反应可知,HCl中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还原性,部分化合价不变生成盐表现酸性,故答案为:②;
(3)由反应可知,生成1molCl2时,转移2mol电子,则产生0.2?molCl2时,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4×6.02×1023=2.408×1023,故答案为:2.408×102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和四氧化二氮,在火箭发射时,两者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反应可在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飞行
B.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N2O4做还原剂
C.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偏二甲肼做还原剂
D.此反应中R的分子式为C2H8N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