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2分)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备Fe(OH)3胶体,其制备方法是:
①将蒸馏水加热煮沸;
②在沸水中滴加??。
③煮沸至溶液刚好出现红褐色,停止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②中滴加的试剂是:??。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甲同学想证明Fe(OH)3胶体已制成,他可以利用?。(最简单的方法)
(4)乙同学想将Fe(OH)3胶体提纯,他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5)写出Fe(OH)3胶体具备的两条性质(任写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FeCl3饱和溶液。
(2)FeCl3+3H2O = 3HCl+Fe(OH)3(胶体)。
(3)丁达尔现象。
(4)渗析。
(5)丁达尔效应;能够透过滤纸
本题解析:(1) 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①将蒸馏水加热煮沸;②在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
③煮沸至溶液刚好出现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到Fe(OH)3胶体。注意不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来制备Fe(OH)3胶体。?
(2)制备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 3HCl+Fe(OH)3(胶体)---不能用沉淀符号。?
(3)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若生成了Fe(OH)3胶体则可以发生丁达尔现象。?(4)Fe(OH)3?胶体提纯采用的方法一般用渗析。
(5)Fe(OH)3胶体具备的两条性质:丁达尔效应;能够透过滤纸。3胶体的制备方法及胶体的性质
点评:此题立意考查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及胶体的性质,是一个基础知识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B.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C.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以制得Fe(OH)3胶体
D.某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该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或一种离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是区分溶液、浊液、胶体最本质的属性,B正确;当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微粒应为不带电的中性微粒,不可能为离子,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分别加入到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
B.沸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食盐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为: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入5—6滴饱和的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为止,停止加热即得氢氧化铁胶体;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关系:溶液>胶体>浊液
B.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将氢氧化钠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混合后可以制备到氢氧化铁胶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关系是:溶液<胶体<浊液。B项,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是不能透过半透膜。C项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溶液没有丁达尔现象,所以可以利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别。D项氢氧化铁胶体制备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加热,当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答案选C。
点评: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属于溶液,大于1nm小于100nm属于胶体,大于100nm属于浊液。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不产生胶体的是 ……………………………………………(?)
A.分别蘸有浓氨水、浓硝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
B.打开浓盐酸的瓶口
C.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D.向盛有二硫化碳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硫单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蘸有浓氨水、浓硝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出现的白烟属于胶体,为气溶胶,A不符合题意;打开浓盐酸的瓶口时出现的白雾属于胶体,为气溶胶,B不符合题意;红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白色烟和雾属于胶体,也为气溶胶,C不符合题意;向盛有二硫化碳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硫单质,得到硫单质的二硫化碳溶液,其不属于胶体,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