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化学考试题库《物质的分离、提纯》必考点 |
·自然界中的物质多数是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物质的分
2017-03-13
·可用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成葡萄糖的试剂是(? ) A.淀粉碘【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10分)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物质的分
2017-03-13
·下列实验可行的是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物质的分
2017-03-13
·碘是一种易溶于酒精,苯,汽油,四氯化碳的物质,现有碘的水溶液【物质的分
2017-03-13
·(4分)现有四种试剂:①新制Cu(OH)2悬浊液;②浓硝酸;③AgNO3?【物质的分
2017-03-13
·( 3分)有一瓶硫酸钠溶液可能混有少量氯化钠,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物质的分
2017-03-13
·为了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的硫酸钙和硫酸镁,先将它配成溶液,然【物质的分
2017-03-13
·如果家里的食用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A【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8分)如图是石油分馏实验装置,请回答:<img src="http://【物质
2017-03-13
·(8分)水蒸气通过的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CO 和 H2【物质的分
2017-03-13
·(8分)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以及泥沙等杂质,【物质的分
2017-03-13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5分)甲、乙、丙、丁、戊分别是Na2SO4、Ba(NO3)2、HNO3、BaCl2【物质的分
2017-03-13
·(6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物质的
2017-03-13
·在自来水的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物质的分
2017-03-13
·(1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将选用的试【物质的分
2017-03-13
·下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乙烷中?【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12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物质的分
2017-03-13
·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方法正确的是A.HCl(Cl2)混和气通过CCl【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根据下列实验方法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某溶液<i【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黄铜(Zn-Cu合金)的质地、手感、颜色与黄金十分相似,曾经有很?【物质的分
2017-03-13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或鉴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物质的分
2017-03-13
·下列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A.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浓溴【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加?【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mg【物质的分离
2017-03-13
·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无法鉴别的一【物质的分
2017-03-11
·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就可以鉴【物质的分
2017-03-11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物质的分离、
2017-03-11
·在某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物质的分
2017-03-11
·(13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再用【物质的分
2017-03-11
·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混在NO2中的NO:将气体与【物质的分离、
2017-03-11
·(6分)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物质的分
2017-03-11
·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物质的分
2017-03-11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table border="1" cellpa【
2017-03-11
·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乙醇、甲苯、<br【物质的分离
2017-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