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NA→RNA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般是不变的,由于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的基因存在着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DNA相同,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由n个碱基组成的原核生物基因,控制合成由m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A.na/6
B.(na/3) -18(n/3 -m)
C.na-18(n-m)
D.na/6 -18(n/6 -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为了培育节水高产品种,科学家将大麦中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入小麦,得到转基因小麦,其水分利用率提高了20%。这项技术的遗传学原理与下列哪项相同
A.白化病的产生
B.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
C.无子西瓜的生产
D.单倍体育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将抗旱基因转入小麦中是采用的转基因技术,原理是基因重组;白化病是基因突变产生的;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是因为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并与R型细菌的DNA重组导致的;无子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产物,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的原理也是染色体变异。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混合时,大肠杆菌过少
B.保温时,时间过长
C.搅拌时,搅拌不充分
D.离心时,转速太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如离心时离心机转速太慢导致含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未完全沉淀而分布在上清液、保温时间太长导致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进入上清液、混合液中大肠杆菌过少而使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未全部侵染而分布在上清液等等。搅拌不充分会使噬菌体外壳不能与大肠杆菌彻底分离而进入沉淀,该题中的噬菌体外壳无放射性。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依靠细胞生长和细胞增殖两个方面,而细胞生长不能无限进行,其中主要原因是
A.受到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限制,且要维持细胞核与细胞质体积之间的平衡状态
B.细胞内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是有限的,到生命的一定阶段就会消失
C.细胞体积越大,越容易衰老死亡
D.以上解释都不准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