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植物受12小时的黑暗后进行12小时的光照,温度不变结果测得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如图,在24小时中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的量是

A.600CM3
B.1000 CM3
C.1200 CM3
D.1600 CM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细胞呼吸在24小时都进行,呼吸速率是50cm3,所以50×24=1200 cm3。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需要多种酶参与
B.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C.释放二氧化碳
D.生成大量ATP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A.细胞呼吸需要多种酶参与,A正确,不选。?
B.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彻底,B错误,选B。
C.有氧呼吸形成二氧化碳和水,C正确,不选。
D.有氧呼吸生成大量ATP,无氧呼吸释放少量的能量,D正确,不选。?
考点: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的特点。
点评: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氧气消耗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作对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C6H12O6→2酒精+2CO2+能量
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气压变化由吸收O2和产生的CO2引起的。如有氧呼吸,吸收O2和产生的CO2相等,气压不变;如无氧呼吸,产生CO2,气压升高。
装置乙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如NaOH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这样整个装置中气压变化,只能因为吸收O2引起的。如有氧呼吸,消耗氧气,气压降低;如无氧呼吸,气压不变。
考点:装置测量种子的呼吸类型。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中有两个细胞处于某动物囊胚期的同一分裂时期,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图像有差异。你认为它们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囊胚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中期,由于纺缍丝的牵拉,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中央的赤道板上,故此时从细胞侧面观察,将会看到染色体都在细胞的中间位置如图④;而如果从细胞一极观察,将会看到染色体都处于中间的平面上,如图①,故①④应位于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时期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大肠杆菌在繁殖时,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是培养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叫箭毒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会立即下降。这种药物很可能(箭毒不会杀死细胞)
A.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成全透性
B.抑制膜上载体的活动
C.加快细胞膜的流动
D.使载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内K离子浓度会比外面高是因为细胞膜上有“Na/K泵”(一种膜蛋白),它可以通过消耗能量(ATP)来定向、主动地运输Na、K离子。抑制了载体的活动载体,载体就不能再从培养液中继续运输钾离子去供应繁殖。而载体运动方向是不可以改变的,这是细胞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自主选择离子进出的方式。箭毒影响的只是钾离子与钠离子的运输,对于其他离子与化合物,细胞膜仍能保持其选择透过性,因此不是全透性。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