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大麦种子的胚乳外面环绕着一种特殊的细胞,叫糊粉层。种子萌发期间,糊粉层合成和释放水解酶,分解贮藏在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而胚在萌发期间会产生赤霉素。科学家将大麦种子的胚除去,发现种子不能萌发,于是推测胚在种子萌发时的作用是产生赤霉素诱导糊粉层合成水解酶。为证实这个观点,需做的实验是?

A.向结构完整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B.向除去胚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C.向除去糊粉层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D.同时除去糊粉层和胚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要设计对照实验,验证胚在种子萌发时的作用是否是产生赤霉素诱导糊粉层合成水解酶,所以设计实验时,应除去胚(避免胚产生赤霉素影响结果),只加赤霉素,看是否诱导糊粉层合成水解酶。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验证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将一燕麦胚芽的胚芽鞘剥除(胚芽不受损),然后对胚芽给予左侧照光培养,则该胚芽将
A.直立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相互作用图,其中图甲为对照。图乙愈伤组织分化出根说明培养基中

A.细胞分裂素用量比生长素的用量的比值高时
B.细胞分裂素用量比生长素的用量的比值低时
C.细胞分裂素用量比生长素的用量的比值适中时
D.细胞分裂素用量比生长素的用量的比值可任意设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细胞分裂素用量比生长素的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生根,细胞分裂素用量比生长素的用量的比值高,用于发芽,细胞分裂素用量比生长素的用量的比值适中时,只分裂不分化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当果实成熟时颜色、结构和化学组成发生变化,这主要由于:
A.大气中的CO2含量变化
B.温度变化
C.在果实中乙烯合成
D.在果实中该功能激素浓度变化
E.果实中赤霉素浓度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果实成长后,经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达到可食用程度的过程,称为果实的成熟。
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主要有:(1)呼吸骤变,具有呼吸骤变的骤变型果实有:苹果、香蕉、梨、桃、香木瓜、芒果等。这类果实成熟较迅速,非骤变型果实成熟较缓慢,呼吸骤变(坦然增高而后下降)是由于果实中产生乙烯的结果。(2)由硬变软,是果肉细胞间果胶与纤维素的水解,使细胞相互分离。(3)果实变甜,这是胞内淀粉水解转化为可溶性糖的结果。(4)酸味减少,使果实中有机酸有些转变为糖,有些由呼吸作用氧化成CO2和H2O的结果。(5)香味的产生,是合成香味物质的结果。(6)色泽变艳,这是果实中叶绿素被分解,而使类胡萝卜素颜色显露出来,或形成一些花色素。
这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主要是乙烯的合成大量增加的结果,如下图:

?
乙烯的生成与呼吸骤变,启动果实代谢发生质的变化。乙烯作用的机理:(1)乙烯通过受体与细胞膜结合,增强膜的通透性,气体交换加速,氧化作用加强;(2)乙烯可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具体来说就是诱导呼吸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多聚半乳糖醛羧酶等酶的合成,使酶量增加,酶活性加强。如图。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西瓜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到甜味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能维持正常水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激素在动植物体内具有调节作用,西瓜果实自然发育成熟需要发育着的种子产生的生长素刺激;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是由于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造成的顶端优势;饥饿时人体血糖仍能维持正常水平,是由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到甜味是由于蔗糖刺激感受器,并产生兴奋,传到了大脑,属于神经调节,与激素作用无关。
考点:激素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激素功能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